话题1:机电gj1801班樊豪磊观后感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樊豪磊发布于:2022-05-25 17:27:12

一、观看《抗大抗大》1-7级有感

       看完《抗大抗大》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夜里回想起这段先辈们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历史,我决定写下这篇观后感。

       76年前,在西安通向延安的八百里山道上,奔涌着一群群英姿勃发的男女青年们。这些队伍首尾相接,逶迤绵长。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他们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长途跋涉,奔向延安,聚集在中国共产党于黄土高原上最新树起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有的本来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有的出身富庶之家,有的怀揣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他们甚至瞒着自己的父母亲人,来到中国大西北这片荒凉贫瘠的偏远之地。是什么力量吸引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央视近日推出的7集纪录片《抗大抗大》就讲述了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76年后,一群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向我们娓娓讲述他们亲历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讲述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激情岁月。这些老人,都是当年奔向延安的青年学子,他们有的已经超过百岁,但作为抗大的幸存者,讲起自己曾经有过的光荣岁月,依然声如洪钟,饱含深情。如果说这部纪录片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编导在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让如今幸存的百余名抗大老人以口述形式对历史加以再现,从而给后人留下了一份鲜活而生动的史实。

       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纪录片《抗大抗大》讲述的是抗大历史,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党和军队的历史,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道路的艰难历程。

       作为抗大老兵,曾任军委副主席的迟浩田对抗大人的品质,用9个字加以简洁的概括,即:“不腐化,不贪污,不怕死”。这正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如今年已百岁的抗大老兵朱韬谈起抗大,谈起信仰,更是深有感触,他说:“回顾起来,我一生坐过日本人的牢,坐过蒋介石的牢,也坐过我们自己人的牢,可以说九死一生,但不论遇到什么情况,有一点丝毫没有动摇过,那就是理想信念,那就是对党的无比忠诚。这是因为抗大给了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抗大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这就是抗大给我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纪录片中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时时都在敲打着今天每个共产党人的灵魂,那就是今天我们该怎样如前辈那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

二、观看《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1-5集有感

      看完《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后我深有感触,钱学森先生拒绝了美国的邀请毅然回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一生,这就是老一辈人的家国情怀,这就是先辈们的中国梦。

      钱学森先生,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征程。 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他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火箭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等。他曾说,“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年代,他带领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雪耻图强,创造了中国*神话和航天神话。“钱学森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有三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的话很好地诠释了钱学森留给我们的财富。

      “一个人,用怎样的成就照亮一段历史?以怎样的力量感动一个民族?钱学森,一位深居简出已近20年的百岁老人,以他静静的离开,再次勾起整个民族对一段光辉历程的深情追忆,唤起亿万国人对未来岁月的凝重思考。那一刻,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贡献,写入永恒。”正如写在钱学森专题展上的这段挽言所说,他用精神照亮一段历史,感动一个民族。这必将鼓舞当代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并奋然前行。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张德来发布于:2022-06-06 19:27:24

收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