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原始时代中华武术的发源及武术的原始形态。从60万年前中国猿人出现,直至黄帝、炎帝、唐尧、虞舜时代和夏朝(约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社会的原始时期。此一时期,中华文化开始萌生,武术亦有了原始发端。武术最根本的特征是技击性,因而人类技击的出现,可视为原始武术的萌生。
工具为人类进化的最主要标志,原始武器的出现与进化,成为原始技击的产生与发展的最有力的证明。原始时期,工兵不分,以木石击物则为器,以之格斗即为兵。北京猿人狩猎使用的武器是木棍、木矛与石球。因木质易腐,考古发现木矛极少。距今3万年前已有石制矛头加上木棒成为矛枪,这是最早的复合武器。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刀出现多种形态,其中有的刀背钻孔,缚上长柄,成为最早的大刀。此外,还有石戈、石斧、石槌等多种石兵。据《越绝书》载:“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说明原始武术以石制兵器的运用为主。
弓箭的创造,是人类文明史和武术史上巨大的进步。考古发现,距今3万年前就有以燧石片制成的石镞,说明我们祖先发明弓箭甚早。至新石器时代,石镞、骨镞大量出现,表明弓箭是原始社会后期极为普遍的武器。古代历史传说中许多射箭的故事,特别是有关神箭手夏代夷族领袖后羿射日及射杀毒蛇猛兽为民除害的故事,表现了原始先民对武艺高超的英雄的赞颂。
原始武术的萌生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竞争和原始战争分不开。技击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徒手的拳脚肢体的运用,一是掌握使用武器的技巧。早在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在与*的斗争中就逐渐形成奔跑、跳跃、闪躲、滚翻、拳打、脚踢等徒手的以及运用石制、木制武器的技能,出现了攻防的种种姿式与动作。原始时期人与人的争斗与武术萌芽关系更为紧密。原始人群之间,为争夺食物、领地,或为争夺首领的地位,男性为争夺女性或女性为挑选男性,均常常发生争斗,这些人与人的战斗,有力地促进了原始武术的形成。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之间出现了战争,社会集团之间有组织的战斗,更加速了武术的发展。古代有关黄帝与炎帝发生战争以及黄帝平定蚩尤的一些传说,都是原始战争的反映。特别是蚩尤成为古代非常英武的战神。古代传说许多武器是他发明的。如《世本》:“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述异记》:“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将蚩尤描绘成既是许多器械的创造者,又是精于徒手角斗的英雄,表明到原始社会末期,原始武术有了极大的发展。这时期出现的许多武舞,既是战斗的演习,也是武艺的操练,表达原始人对战争的赞美。这些武舞,也是原始击刺动作组合成简单套路的萌芽。现今存留的一些原始岩画,如在云南沧源和内蒙古阴山发现的原始岩画,其中可以看到某些武舞的场景。通过武舞,充分反映出舞者的武艺水平和威武气势。古代传说中一些故事说明我国原始的战舞,不仅是武术击刺的演练,也还有通过武艺表演宣扬武威的作用。据《淮南子·缪祢训》记载:虞舜时期,三苗族反叛,被舜帝三次打败,终不降服;后禹率领军队表演手执巨斧与盾牌的“干戚舞”,显示出高超的武功和威武雄壮的气概,使三苗既感动又害怕而终于降服。即所谓“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
原始武术的发展,与原始教育、原始宗教以及原始娱乐分不开。在原始社会,上述各种文化形态常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原始人的文化活动,既是祭天酬神,也是教育娱乐。原始教育中,生产经验、战斗技术的传授与练习是最重要的内容。原始的求神、娱神活动,常常是数十上百的人群手执武器号叫狂舞,或者模拟战斗场景,或者表演战胜猛禽巨兽,歌颂胜利,都与武术的演练分不开。古籍《尚书·尧典》记一个名叫“夔”的首领说:“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啊!让我们敲打起石鼓,和百兽一起跳起来吧!)这里的“百兽”,指的是模拟野兽的形态动作,是一种拟兽的狩猎舞,也是古代武术中象形拳最原始的萌芽。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