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美,以善感之
——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世界上本没有好人、坏人之分,谁都没有权利去给人随便下定义,往往人们需要的是善待与宽容。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由法国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的影片,讲述了老师马修和学生们生活以及创作音乐的故事。所谓的坏学生们在马修的带领下,逐一转变为好孩子,这是善良与宽容带来的结果,美好的人性会不断使人进步。
马修之善——一开始,马修并没把学生们的做法放在心上,他更多的认为他们是顽皮。但当麦神父被学生恶作剧弄瞎了眼睛时,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时近景拍摄马修与麦神父的谈话。他知道盖贺克是凶手,但他却没告发他,而是让他去照顾麦神父,马修的做法体现他的心善。当学校发生偷盗事件后,校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冤枉孟丹,让他进行体罚。此时推镜头拍摄马休对校长的劝阻,他不断地对校长进行解释与劝阻,但却毫无作用。也许在马修看来,孟丹需要的是理解与宽容,他需要的是*,而不是一味的冤枉和体罚。
皮埃尔之善——他原本是个性格孤僻,桀骜不驯的学生,但在马修的指导下,它不断改变着自己。当许多人都欺负矮小的佩皮洛时,他却无微不至的关心着佩皮洛,近景拍摄他与佩皮洛交谈,包括影片开始时他们两在老年状态依然交谈着。他表现出的是一位大哥哥的身份,他不像别人,他对佩皮洛是关心与理解。当马修老师带领着全班学生进行音乐演奏时,皮埃尔却没参与其中,他独自一人躲在角落。当马修让他独唱时,特写展现出他面部表情,他体现的是一种惊讶与兴奋,近景体现他歌唱时的手部动作,体现了他的享受。此时的他感受到了马修老师的宽容与关爱,这也是他本质上善良的回应。
佩皮洛之善——对于他来说,他的年纪尚且还小,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负。每次他受到欺负时,他表现出的并不是反抗,而是自己默默地忍受,他弱小的心灵承载的是自己的宽容。当马修老师让他做音乐台时,他很欣然地接受,特写展示他面部的高兴,他第一次被老师重视,他也很好地做好了自己的任务。最后,马修被校长开除了,佩皮洛想和马修一起走,因为他一直等不到自己的家人来接他。他以自己的善良、天真打动了马修,全景拍摄他奔向马修,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许多人犯错之后,需要的并不是惩罚,更多的应该是宽容与理解。我一直很信奉孟子的“性善论”,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所有的改变都在于引导的方式与方向,理解与宽容是正确的方向,这才是人性之善的关键所在。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