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财经故事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外国语学院-陆国源发布于:2022-05-08 21:36:36
1951年冬天,京张铁路青龙桥站迎来了一位年轻人,他叫杨宝华,是刚刚被分配到青龙桥站的铁路信号员,与他同行的是一盏底部为方形铁灯座、铁框架、三面有玻璃,一面为铁开门,碗盖为伞型,靠烧*照明的形状特殊的四面方灯。在一万多个深夜里,每当列车穿过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一片树林时,就会看到远处摇曳的一点光芒,指引着进站的方向,而发出这悠悠火光的,就是杨宝华带来的这盏*号志灯。京张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修建的干线铁路,青龙桥站就位于京张铁路“人”字形铁轨的一侧。抗日战争年代,日本曾在此驻军,切断了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杨宝华来到这里,青龙桥站的铁路信号系统才重新亮起。五六十年代那时候,这地方一天一夜要走32对车,由于铁路是单行线,一天一夜就是64趟,这样来回交汇开,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杨宝华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接发车、扳道岔、打旗语、售票、办理行包业务,到了晚上,他们就伴着熟悉的火车汽笛声入睡。 在那个时候,青龙桥站的行车设备非常落后。信号机都用*灯显示,每晚天黑之前,杨宝华都要爬到臂版信号机那根高高的杆子上面,将手中的*号志灯点燃、挂上。*灯一亮就是一夜,第二天凌晨,杨宝华再将它取下、熄灭,送到办公室保存。没有*了,就要步行好几十里路到延庆县城去买,但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下雪,都风雨无阻,这盏号志灯一亮,就是数十年。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