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金陵十三钗》有感——20信管赵世丹
这不是我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了,但是每一次观看,我都感到痛心。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的南京;看到同胞们惨死在日寇屠刀下;看到无辜的妇女被被日寇侮辱......这一点点的话语道不完我心里的悲愤。在1937年的12月,南京被日本侵略。无数的中国人被击杀,为数不多存活的中国人还在东躲西藏。
金陵十三钗道出了在当时中国人的悲惨。
在日本找人时,教堂女学生向教堂前进。在日军搜查下,汪小珍被刺刀刺中,但她至死一声未吭,保护了躲在附近的同伴。她的一只鞋子被中国军人李教官捡走,送到了她生前想去的教堂。
李教官及其连队的十几名军人掩护着剩下成功逃到城门口的学生。他们用血肉之躯轰炸出了一条平安路。此外,李教官抢救奄奄一息的蒲生,用智慧狙击日寇(不仅在学生逃亡时,还在学生即将被侮辱时),给女学生逃生赢得了机会,战斗到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
以书娟为例,未经历过苦难的女学生,单纯可爱憎分明。在最初她不喜欢玉墨的风尘气也不喜欢美国人约翰米勒。但在经历约翰神父的救助以及当得知赴日军庆功宴的后果时和其余女学生集体跳楼被救后,玉墨她们代替自己以及其他的女学生去赴宴后,坦言自己错了。在那时她们体现着中国人不受辱的精神。宁愿身死,也不愿自己的身子被日军糟蹋。还有她的父亲孟先生......
孟先生本欲救女儿书娟和她的同学。但时间紧迫,他也只能搞到女儿的通行证和船票。他搞到工具帮助约翰修理了卡车,最终死于日军抢下,没能亲眼看见自己女儿出南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亲情,对女儿来说,他还是一个好人。对国家而言,他的死法象征着做卖国贼、狗汉奸的下场。
约翰米勒,美国人,本只想殉葬英格曼神父要到钱就走。在两个女学生的带路下,来到教堂。对学生本就有好感。在日军要侵犯女学生时,亲眼目睹一名女学生坠落死亡。即使很怕死亡,他还是站出来以一名神父的身份救学生。为了爱(玉墨),奋不顾身的去找香兰和豆蔻,途中遇友有机会逃离,但他选择留在教堂。为了解救女学生,千方百计的修卡车,把生死置之度外,让人性光辉得以升华。
面貌清秀的小蒲生,激起豆蔻像亲弟弟一样的精心照顾,临死时还挂念着家里的麦子,被痛苦折磨的情景令人心酸。为蒲生弹一首《秦淮景》,豆蔻冒死找琴弦,饱受侮辱。看到豆蔻死亡时流淌在发间的血和汗,含泪的恨在心中燃烧。
当过教会学生的玉墨与十三个沦落风尘的秦淮河*,从只想逃离南京到最后替代女学生赴庆功宴的几个情节,让人性光辉得以展现。人人都说戏子无情,她们姐妹们干了一件有情有义的大事。已知命运,毫不畏惧,奋勇前行。
男扮女装的小男孩乔治,代替女学生赴会,深知此去无回,可毫不畏惧。无辜的孩子成了屠杀的牺牲品。
不管看过多少次,我们都不能遗忘存在于历史中的真实。日本不承认他们的暴行,但我们得记得。《金陵十三钗》是一部警醒民心,激励长志,不忘历史伤痛的好电影!
国家昌盛,人民共建!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