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段情,唱给诸公听,诸公啊各位,静啊静静⼼,让我来,唱⼀⽀秦淮景呀…”那群柔柔地唱着秦淮景的⼥⼦最后⾛出了教堂,⾛向了⽇本⼈的宴场,混迹风尘的⼥⼈最后以学⽣的姿态⾛了出去。
看完《⾦陵⼗三钗》,我很难不被这⼗三钗触动,我甚⾄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妓⼥。她们第⼀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嬉笑怒骂,⾛起路来腰肢⼀扭⼀扭,满是风尘⼥⼦的味道。⼀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肆⽆忌惮地打牌,换⾐服,⾐衫不整地和外国⼈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群让⼈⽣厌的⼥⼈。
没⼈会想到就是这样⼀群⼥⼈,会为了⼀根琴弦⽽⽤⽣命犯险,没⼈会想到,就是这样⼀群⼥⼈,愿意⽤命去护着⼀群抗拒她们的孩⼦。⼈性——这是我在她们⾝上最为触动的⼀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点。我不想谈诸如⼤背景下⼩⼈物的纠结这种宏⼤的主题,我只想说⼀说电影⾥的这群⼈体现出来的⼈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了⼤量反转的⼿法来塑造⼈物,将这份⼈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
电影⾥的每⼀个⼈都是活⽣⽣的⼈,她们不是完美⽆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的外国⼈约翰,贪财,好⾊,怕事⼉,⾯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个⼈,在⽇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的⼥学⽣丢在外⾯。但就是这样⼀个贪⽣怕死的⼈,⽤还在颤抖的⼿撑起了教堂的红⼗字旗,⼤声控诉⽇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学⽣护在⾝后。就是这样的⼀个⼈,在同伴告知⾃⼰只有唯⼀⼀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当然还有那群⼥⼈,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是伤的军⼈赶出教堂时的⽓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学⽣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法,让这份⼈性更加动⼈。电影中的每⼀个正⾯⼈物,⾝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份⽣命的鲜活。
《⾦陵⼗三钗》的故事发⽣在南京⼤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学⽣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后是狰狞的⽇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排成队,⽤⾝体挡住*,让爆破⼿尽⼒接近*的画⾯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命才*了⼀辆*,⽽敌⼈后⾯还有很多辆*。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只在镜头⾥出现⼀⼩部分,但已经⾜够刺痛⼈⼼。
那⼗⼏个⼥⼈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机带进了教堂。敌⼈是野蛮的,军⼈是冷酷的,⼥学⽣是惊恐⽽苍⽩的,只有这⼗⼏个⼥⼈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后决定代替⼥学⽣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改⾃古以来“婊⼦⽆情”“商⼥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在强装地笑,⼥学⽣因为逃过⼀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还有机会回来,直到⼩蚊⼦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直没把⾓⾊刻画成完美⽆缺的英雄,⼈性的第⼀个字是⼈。他⽤⼩蚊⼦的哭告诉观众,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后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三钗们穿过地上⼤⼤的红⼗字架⼀个个⾛出去,红⼗字架是救赎、⽣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次离别充满悲剧和讽刺⾊彩。
张艺谋是个很棒的导演,这部电影延续了他对灯光和⾊彩的出⾊掌控⼒,后期配⾳在迈克尔⽶勒的掌握下同样⼗分出彩。电影情节和⼈物刻画上,作为⼀个看过原著的⼈,我平⼼⽽论,电影⽐原著优秀,不管是主要⼈物如⼗三钗的刻画,还是那些⼩⼈物如佟⼤为饰演的队长,⽇本军官,⼥学⽣的⽗亲。但电影的评分却不尽如⼈意,只有7.9分。我特意去看了看那些给三星、两星甚⾄是⼀星的⼈的评论,很⼤⼀部分⼈根本没认真看电影,只因为电影主⾓是妓⼥就⼝出恶⾔。这种对于社会边缘⼈群的恶意,在当今时代仍然没有改变,我不由为那⼗三个⼥孩⼦不平。她们⾝上是有不堪,但她们的情,她们的⼼,不⽐任何⼀个⼈肮脏,她们唱《秦淮景》的时候,嗓⾳柔柔,笑意盈盈。电影⾥⼩蚊⼦与⼥学⽣争吵时怒吼了⼀句“我倒要看看是你脏还是我脏”,我也想问问,她们脏吗?。电影结束了,⼈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