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群公告

公告总数:10条

“思政”进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人才的培养最终在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亡,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教育能否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关键在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现在的学生已经都是00后,他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完全形成,各种网络上流行的诱惑在蛊惑着他们,他们易迷失于此。他们有冲劲却缺乏深思熟虑,有理想却缺乏动力,因此教育与思政结合至关重要。

思政理念如何融入学科教育

第三,妙在画龙点睛。一堂课、一个教学环节到底融入多少思政元素合适?现实生活中,道德规范、哲学原理、做人道理无时无处不在,许多事情都能跟学科育人联系起来,但并非越多越好,妙在得当。思政元素在学科教学中运用恰当、适量,在紧要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思政理念融入教育课堂

第二,重在严谨贴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相关思政理论吃不透、拿不准时,要研究学习相关书籍,或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请教,一定要做到严谨贴切,不能模棱两可或以讹传讹。

思政理念融入学科教育

第一,贵在自然融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的是有效提升育人水平,强行将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嫁接到学科教学中,牵强附会,容易造成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两张皮”,效果会适得其反。

思政教育学定义

思政教育学定义:思政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这一学科的中心概念。思政教育的研究对象,“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主要动因,并规定着其他矛盾,因而对这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政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政治素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促进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完善与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确立思政教育目的

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 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想要达到的目标,想要得到的结果。具体来说,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

思政教育,怎样塑造育人大环境

坚持全员育人,激发学生的主体自觉。全员育人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思政课程仍以教师的单方灌输为主,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宣讲报告、沙龙讨论、张贴海报、文艺演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自发、有序地开展思政大课堂,承担“教师”的角色。

让思政教育润物于无声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五年来,“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理念在全国高校上下取得了广泛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转化为广大师生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