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2018年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部分校园出现回租贷、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乱象"文章 。
校园贷类别
(1)消费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2)P2P贷款平台(*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3)线下私贷 -- 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4)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相关案例
案例一
小张曾是西安一所科技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在一家网络游戏公司从事销售业务。步入社会就业,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都应该有一种新的感受,但小张却没有心情感受这些新鲜的东西,因为他的身上背着上学期间欠下的一些债务,每天产生大量利息,就连挣下的工资都难以支付这笔利息,小张被这些债务深深困扰,压迫的难以抬头。
"两年多以前,我被人骗了,迷上了网络*。"小张介绍,大二期间,有朋友诓骗他说网络上有一种投资,回报相当丰厚,禁不住诱惑的他开始在网上玩网络重庆*,最初的时候有输有赢,到后来深深的陷进去了,先后输掉了十来万。在无奈之下,小张将自己的学费以及亲朋好友处借来的几万元凑在一块也不够还输掉的钱。"也就是在这时候,一个社会上的人向我推荐了的校园贷。"小张说,对方知道自己急需要钱解决问题,就向他宣称通过一些网络平台贷款,手续简单,利息不高,很快能解决问题。
"我当时一看利息似乎真的不是很高,很着急,就接受了那人的建议贷了款,把网上*所欠的钱还了。"小张说,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利息不高,但加上一些手续费、管理费,亏空越来越大。他不断地通过一个平台借款弥补之前的欠款,产生手续费、管理费,加上利息,欠债的窟窿不断增大。小张说,他先后在十几个平台上借过钱,如今已经滚成十多万的巨额债务。
"现在每天产生的利息总额就是100多,一个月下来就得三四千元,我上班的工资才两千多元,连利息都不够支付。"小张称,他无奈之下曾向家人求助,但家里也拿不出那么多,只给了三万元,显然是杯水车薪。而在单位,自己的遭遇又不敢向同事领导诉说,害怕影响工作。
案例二
2019年5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罪对被告人张某等8人提起公诉,以*罪、寻衅滋事罪对被告人彭某佳、杨某鑫等3人提起公诉。
被告人张某、彭某佳曾经分别是"分期乐"和"永旺分期"借贷平台的高校业务员,他们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借款需求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审查个人资料、家庭信息等,掌握了一批以深圳户口、家庭条件优越、有超前消费习惯、自控能力差等为特点的在校大学生资源。
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张某纠集董某铭等人合作开展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无抵押高息短期借款业务,由董某铭等人负责出资,张某负责物色客户(借款人)、出面签订合同和债务催收,所得的利润*分成,风险共担。他们运营的借款模式以1周或2周为借款周期,利息15%~25%不等,每日逾期费为借款金额的5%~10%不等。彭某佳则联合杨某鑫等人合作开展"校园贷"业务,借款模式以1周或5日为借款周期,利息15%~30%不等,逾期费每日收取500元到1000元不等。
建议
中山大学金融系黄教授表示,从行业角度说,大学生的确属于比较优质的贷款对象。"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学生要从网络平台借款?与传统银行给予大学生的信用贷款相比较,网络平台贷款的利息和手续费都要高,且信息不透明。"黄老师说,不太赞成大学生为了提前消费或者做生意,甚至借钱炒股来贷款。这种贷款不但给自己增加压力,产生违约的话也很容易追溯,得不偿失。"
广东财经大学张老师建议,应加强对大学生基础金融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的"财商"。大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消除懵懂的借贷心理,才能理性借贷,不被一时的享乐冲昏头脑。
来源于网络
19会计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