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中秋节。
中秋节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在发展中内涵不断被丰富,也获得了多种名称,如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是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的重要传统节日。
上古起源: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古人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所以会祭拜“月神”。祭月,作为民间做节的重要礼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汉代普及: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中国南北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各地节俗也融合传播。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唐代定型:
唐代时中秋风俗在中国北方地区已流行。
在唐代中秋节成为了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北宋发展: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对中秋习俗的描绘,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并闻,至于通晓”。
明清丰富:
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中秋节习俗也瑜伽丰富。
如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日团圆节也。”
新时期传统节日:
如今,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