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港夺牌背后,是中国钢架雪车人的科研探索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苏海城发布于:2022-02-12 11:15:39

冬奥会竞速类项目中,0.001秒就有可能决定一块奖牌的归属。

如何提高运动员成绩,早就从个人极限的探索,拓展为团队共同的努力。风洞、智能设备、训练器材等科技手段,早就成为运动员不可或缺的帮手。

钢架雪车项目便是最为突出的代表——2015年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队才成立,短短7年后,就由闫文港在北京冬奥会拿下铜牌!

闫文港的起步出发背后也有科技助力。

从头到脚,都是高科技

钢架雪车、雪橇和雪车项目,作为冬奥项目中的“速度担当”,被誉为冰雪赛道上的“F1”。

但对于中国,这个项目曾经更多是空白——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运动员可以通过跨界跨项的方式快速培养,但其他难题,就需要科研不断攻关。

推车启动加速,是钢架雪车和雪车雪橇项目的技术核心,它提供的动力势能,是除了赛道重力势能以外的唯一能量来源。推车过程全靠运动员的奔跑来提供动力,进行提速。

如何让运动员起跑拥有更好的能量转化,是比赛鞋攻克的核心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在鞋底设置258颗钛合金鞋钉增强作用力。

同时,比赛鞋还拥有行业独创的导流板和翼型降阻设计,可使鞋身整体降低风阻10%,采用仿生流体力学设计的导流线可降低壁面摩擦力53.5%,氮科技中底具备耐低温、高回弹的特性,材料回弹率高达82.6%,鞋底异形曲面碳板科技材料回弹力提升2%。

在去年12月的运动员赛道实测中,国产雪车比赛鞋起跑推进阶段的运动成绩,比穿着外资品牌时有显著提升,最高提速达0.054秒,平均提高0.023秒。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钢架雪车世界杯分站赛上,*军也仅差0.06秒。

而在运动员的比赛穿戴方面,冬奥组委对钢架雪车项目有着重重规定:头盔不允许有空气动力学设计,比赛服更不允许有任何涂层材料。

因此,我国科研团队在现有标准之下,尽量通过材料的替换优化,降低对运动员速度的阻力。

运动员比赛服则采用3D打印技术,根据每一位参赛队员的肌肉线条比例,配合风洞测试结果,确定最佳分割线条,来保证分割线位置不影响运动员发力,减少运动员瞬间爆发时的损耗。

这些精益求精的设计,让运动员在“争分夺秒”的道路上拥有更多底气。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王荔发布于:2022-02-12 12:41:19

哇3D打印的比赛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