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所有照顾我的人说声谢谢,特别是那些在意外发生时赶到我身边的人和在延庆的医生护士们。我有点伤心,但也感受到了如此多的爱……祝大家比赛好运,尽情去享受。”
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美国选手尼娜·奥布莱恩在前天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比赛第二轮中不幸发生意外,肋骨和左腿骨折,遭遇重伤。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并且成功完成手术之后,昨天她在社交媒体上对现场的急救队员和医护人员表示了感谢。
作为冬奥会比赛中的“速度之王”,高山滑雪这项充满挑战和刺激又极具观赏性的项目,也是最容易发生严重伤害事故的比赛。
在高低落差达到900米的魔鬼赛道,高山滑雪比赛中运动员滑行中的最高时速可达140公里/小时。根据统计,比赛中运动员受伤的概率接近15%。而且一旦伤情发生很多都会比较严重,有些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冬奥会的赛场,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和顶级滑雪选手一样有着高超紧急救治水平的医疗保障团队。而且医生们既要具备高超的救治技术,又要掌握过硬的滑雪技术,能够快速抵达现场展开救治。
北京冬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上,就有着这样一支由40多名医疗和滑雪技术都十分出众的医生组成的团队,名字就叫“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专家郭祁是中国最早接触高山滑雪医疗保障的医生,现在他是这支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的副医疗官。
2018年,郭祁到加拿大考察2018/19赛季世界杯高山滑雪路易斯湖站的医疗保障,就全程参与了一次现场救援。
“国外很多的急救医生都是急救专业为主的,同时本人从小就会滑雪。他们本身就是专门的急救专业,这和我们国内是各医院各个科的专家来负责急救并不一样。这也是我们在冬奥会开始前重点培训的一个内容。”郭祁表示除了急救技术之外,最大的难题还是医生必须具备足够好的滑雪技能。
和医生们熟悉的手术台一样,冬奥会是竞技的赛场,也是生命的战场,他们只有一个对手——时间。根据国际雪联的规定,在高山滑雪赛场,一旦运动员发生事故,救援医生需背重10多公斤的医疗包,4分钟内赶到现场。
郭祁介绍道:“因为这个赛道是非常长的,不是说你这个伤员一受伤,我们就直接冲下去。可能上面还有运动员在滑行,所以你要等运动员的都停了才能进入场地内,所以给医生的时间,实际上是不够4分钟的。”
白鹏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医生,他表示经过训练,已经能够做到用一两分钟就滑到运动员身边,“作为一名医疗专业人士,救援对我们来说很稀松平常。但是当我们真正置身于冰雪之中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都改变了,是完全不一样的环境。”
今年1月4日开始,高山滑雪医疗团队已经进入了冲刺备战阶段。每周训练五天,每天大概4小时雪上训练。女医生付妍感叹,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奔向食堂补充能量。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真的已经足足的千日了。”这支2018年成立的“梦之队”已经做好了准备,用白鹏的话来说。“那条赛道对我们来讲应该已经是轻车熟路了。闭上眼睛,脑子里也能把每一条线路和每一个弯都想出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时候承担了很多医疗保障的工作。因此在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后,他们就成立了医院的滑雪协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执行院长医院周方表示,院里参加冬奥会滑雪赛场的保障医生都来自这个滑雪协会,“我们是2016年成立滑雪协会的。原本我们医院会滑雪的医生不是很多,只有那么10来个。冬奥会肯定缺少不了医生,所以我就想给大家组织起来,普及一下滑雪,掌握一些滑雪的基本技术。另外也是给大家一个业余时间体验冰雪运动乐趣的机会。”
而且相比于滑雪爱好者的技术来说,真正要成为一名高山滑雪医疗保障团队成员,滑雪技能的提升是必须的。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滑雪协会的一员,白鹏就深有体会,“我以为我的滑雪技能应该是还算可以了,但是当我真正来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后,才发现还是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一个是坡度非常大,比我们平常大众滑雪场的高级道的难度还要高很多。还有就是它的雪面情况,因为高山滑雪比赛国际雪联要求是冰状雪,称之为滑雪不如称之为滑冰。在这种陡峭的冰面上去完成医疗救援,其实难度是非常高的。”
如今,白鹏已经通过了加拿大滑雪指导员联盟的二级指导员认证,也通过了国内的滑雪指导员认证。“滑雪医生和救援队员面临最大的困难,也是第一个难点就是要足够安全地停在受伤运动员身边,保证自己不会因为这种坡度和冰面滑下去。”
寒冷的天气对于医生来说也是一个大挑战,白鹏说:“通常来说,比赛天气会在零下十几度,甚至二十几度,但检查过程中我们是一定要摘掉滑雪手套的。一分钟不多就会因为寒冷麻木失去感知能力,而且手部活动会变得很迟钝。”“其实我最大的期望是,我们这些人不要出现在镜头里,希望我们可以藏在镜头后面。”白鹏最后说道,这应该所医疗保障团队所有人的心声。
由于高山滑雪的危险性极高,重伤率不低,因此整个医疗保障是一个立体体系。滑雪医疗保障团队的医生要在现场第一时间处理伤情后,还必须并将受伤运动员在15分钟内转移出赛道。
除了赛道上每隔一两百米设立的滑雪医生站点,山下还有进一步治疗的医疗站。北京冬奥会期间,高山滑雪场馆有100余人的医疗保障团队,为安全保驾护航。赛场还配备救护车和救援直升机,及时将伤员*至定点医院。所有的设施无缝连接,就是为了争分夺秒保证救援速度。
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副医疗官郭祁表示,“因为赛场后续还有比赛,你不可能一直在现场救治,就要快速把病人*出赛道。安全地送到山下的医疗站,在那里进行一个详细的评估和救治。”
整个冬奥会期间,滑雪赛场配备了四个医疗站,2个ICU,八辆120救护车,还有两架H155救援型直升机,两架H135医疗型直升机。
北京冬奥会直升机救援保障组组长王蕊介绍说,“冬季的气候寒冷,风速大,气象条件复杂,因此仅靠地面肯定不够,用直升机更加快捷高效。”
而且遇上情况紧急的危重伤员,医疗保障方面还将会采用直升机接力的方式进行救治和*。就是先通过救援型直升机将受伤运动员先送到山下的医疗站,然后再马上用医疗型直升机送往冬奥会定点医院,“在医疗型直升机上有非常完备的各种紧急救助设备,相当于是一个ICU的配置。整个直升机救援保障组一共有66名航空医疗保障人员维持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