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琪琳发布于:2018-01-05 10:09:21
人无德不立,国无法不治。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对于社会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两种重要的调整机制,共同维护人类社会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理解。 希望各位同学踊跃发言!
点赞 (1)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琪琳发布于:2018-01-05 10:10:31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道德的人自然守法无德之人何谈守法?日语三班张琪琳1762329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文文发布于:2018-01-05 10:13:22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周文文 2018-01-05 10:21:23

这条不算,请老师往下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谈今发布于:2018-01-05 10:18:21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虽然他们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但是,从德与法的关系来说,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的确极大地影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因而,要建构具有高度主体性意识的法治中国,也就必须培育和践行当代中国人的德性生活。1762307 谈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施超逸发布于:2018-01-05 10:19:52
日语三班 施超逸 1762309 道德与法律、制度、规则是相辅相成的,法律制度是对一些道德系统化,明确化,规范化,法制可以对道德产生维护作用,否则道德也难以持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文文发布于:2018-01-05 10:19:59
道德是人心的善意,法律是国家的正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人类社会关系稳定。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对国家层面的法律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且遵守国家现有法律,用我们的道德善意去感染身边的人。日语3班 周文文1762320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隆凌燕发布于:2018-01-05 10:21:02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两者并立互补,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国家得以有效的维系和保障。1762301隆凌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施超逸发布于:2018-01-05 10:21:05
日语三班 施超逸 1762309 强调法治就必须弄清道德与法的关系,法治的关键在“法制”,法制是建立在某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理想基础之上的,而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就是道德,所以“道德”永远高于“法律”,是立法的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佳发布于:2018-01-05 10:21:52
日语三班 陈佳 1762305。 道德是关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规范、原则和标准的总和。而法律则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道德是法律的标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人们的行为标准,在某些情况并不会触犯法律。但法律约束了人们的行为,触犯法律等于违反道德。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人们内心的道德玉社会的法律约束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彭念念发布于:2018-01-05 10:23:21
日语三班 彭念念 1762321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施超逸发布于:2018-01-05 10:23:22
日语三班 施超逸 1762309 法制的本质是建立制度和规则,也就是立法,它不仅仅限于法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出台某些管理政策都应该算是立法。制度,规则建立的基础便是道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隆凌燕发布于:2018-01-05 10:23:29
日语三班 隆凌燕 1762301 道德与法律两者相辅相成,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但是两者也有区别: 一是二者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信仰,或者说是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二是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道德和法律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道德主要是通过对人们内心的信念和思想动机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行为;法律主要指向人们的外部行为,要求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具体来讲,道德命令是内在的、自觉的,法律史外在的、强制的。道德包含动机方面的考虑,要求人们根据伦理责任的意识行动,法律则不考虑潜在的动机,主要以行为的外在方面作为依据。 三是两者调整的手段不同。道德调整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体的伦理认同和道德评价基础上,它通过社会舆论的批评与谴责及主体的自我反省促成主体遵守道德。法律调整主要通过有组织的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得到实施。法律对违法行为规定了强制制裁措施,在主体违法时国家机关就应当对违法者实施制裁。可见,道德的主要调整手段是社会舆论的压力,法律调整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前者比较分散,后者则是有组织的。 四是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大于法律。许多行为受到道德的调整,但没有被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为法律禁止也不为法律所保护。相反,违法行为基本上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五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主要是以宪法、法律等确定性和规范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有明确的内容,能够为主体提供明确性的指引。道德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信念、意识和社会舆论当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没有具体规定行为模式及其法律后果。因此,法律体系的存在与范围可以通过权威性法律资料加以确定,可以为法律的实施提供明确而确定的依据,这是道德所不具备的品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谈今发布于:2018-01-05 10:23:35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具体地说,一是通过教育和教化,将法治观念和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加强多层次的普法宣传教育;二是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增加面向基层的法律服务供给,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真实地感受到法的存在;三是引导广大民众善于利用法律化解矛盾和维护正当权益,享受懂法、守法成果,感受法治阳光,从而认同法律蕴涵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如此,法律将不只是纸上的条文,而成为每一个公民内心的信仰。 1762307 谈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谈今发布于:2018-01-05 10:24:40
日语三班 1762307 谈今 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循环无穷。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相对分离,有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和重要意义。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也应当看到,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加快,经济转轨加速,社会矛盾加剧,道德失范、人心浮躁、物欲盛行,社会治理任务艰巨。在此情势下,在分析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看到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同时,充分认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对法治国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悦扬发布于:2018-01-05 10:24:57
日语三班 沈悦扬1762304。法律具有强制力,道德具有感召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以此规范社会成员的行动维护社会的稳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海燕发布于:2018-01-05 10:25:19
1762325王海燕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存在的根本,道德是法律的底线,但道德受到谴责或违背道德原则时,必然受到法律的制约,因此,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必不可分,所以我们每个人应遵守法律,在道德之内做事,否则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得不偿失,正因为这个世界有法律,所以约束着很对人不违背道德做事,所以我们的社火1如此没好,但是也不免有一些人违背道德,做着丧尽天良的事,但是他们也许只是一时痛苦,必然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蓉发布于:2018-01-05 10:25:42
日语三班 徐蓉 1762312 法律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必然联系,两者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渗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秋梦发布于:2018-01-05 10:26:28
日三1762317谢秋梦 :如果法律变成了和伦理道德一样的“善恶标准”去看待万事,这个世界就会充满争吵和血腥。 正因为这个世界五彩缤纷,人性复杂多变,道德没有标准,善恶扑朔迷离,真相易于伪装。 人类才在数千年的文明演变发展中,明白了真真的铁则:依法治国——法律至高无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蓉发布于:2018-01-05 10:26:33
日语三班 徐蓉 1762312 道德是非强制性的 ,依靠个人品德为标准,以公众舆论为监督手段的行为。而法律是强制性的,以国家有关法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的手段。两者都能起到监督个人行为的目的,只是一个是内在自查,另一个是外在监督的区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蓉发布于:2018-01-05 10:28:03
日语三班 徐蓉 1762312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海燕发布于:2018-01-05 10:28:46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有这辨证统一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悦扬发布于:2018-01-05 10:30:26
日语三班 沈悦扬 1762304。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人们心中的道德成文,并且对人产生强制力的约束。而道德是人心中对一件事能不能做、怎么做的底线,是一根准绳。一个人的行为既要遵守法律,又要遵循自己心中的底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徐蓉发布于:2018-01-05 10:31:48
日语三班 徐蓉 1762312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提高相应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怡雯发布于:2018-01-05 10:32:54
日语三班 1762308 汪怡雯 法律与道德 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紧密关联的,这个世界不可以缺少法律,一旦缺少法律,世界的规则便不能正确维持。人也不能没有道德,因为道德是人最重要的一种品性,没有道德的人不配为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韦凤莲发布于:2018-01-05 10:33:24
道德靠社会舆论约束人,法律以国家强制力制约人。 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没有法律的人很多也是没有道德的人,而有道德的人也不一定有法律,但道德与法律是相互共存的,我们需要做到既有道德的同时,也要有法律。1762318韦凤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乌日拉嘎发布于:2018-01-05 10:33:25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具体地说,一是通过教育和教化,将法治观念和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加强多层次的普法宣传教育;二是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增加面向基层的法律服务供给,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真实地感受到法的存在;三是引导广大民众善于利用法律化解矛盾和维护正当权益,享受懂法、守法成果,感受法治阳光,从而认同法律蕴涵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如此,法律将不只是纸上的条文,而成为每一个公民内心的信仰。1762302乌日拉嘎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潘柳池发布于:2018-01-05 10:33:44
人无德不立,国无法不治 日语三班潘柳池1762316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谈今发布于:2018-01-05 10:33:46
日语三班 1762307 谈今 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命题,既解释了在社会稳定时期,法律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看待;又肯认了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其实难以决然剥离。但是,当命题转向治国方略,亦即究竟是“依法治国”为主,抑或是“以德治国”为要,答案当然毫无疑问地指向前者。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次有序,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这是由法律与道德自身属性所决定的。现代法律是高度建制化的制度性事实,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特征,体现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式理性化和科层化的实践要求。相较而言,道德治理则可能陷入混沌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总体来说,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道德治理难以独自构成一种“治式”,无法提升至治国方略的层次。此外,法律的“自创生”和“自我复制”特性,使得法律移植比道德移植难度小,因而也更有利于不同国家间互相借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薛凤鸣发布于:2018-01-05 10:33:53
日三 1762303 薛凤鸣 道德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影响这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功。只有具备道德,才能认清现实中的正确与不正确的事情,才能提醒自己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才能做出不违反个人道德社会道德国家道德的事。而法律的制定,是为了提醒大家遵守道德,遵守社会规则,防止人们走上错误的道路。因此二者是相符相成的关系,道德是根本,法律是为道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薛凤鸣发布于:2018-01-05 10:35:04
日三1762303薛凤鸣 法律是为道德而设定。同时,法律的设定也推动了道德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汪怡雯发布于:2018-01-05 10:36:20
日语三班 1762308 汪怡雯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社会规范中最重要的两个存在,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身为公民,应该遵纪守法,做有道德的人 。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