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参考辽宁省教育厅发布的典型案例,向同学们提供范本和进行相关宣传教育,引导同学们正确认知和防范欺诈风险。
令人心动不已的“双十一”即将来临,同学们是否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要放肆“剁手”了呢?可千万不要被这波热潮冲昏了头脑哟!网络贷款、*返利、注销“校园贷”等,这些都是电信诈骗的常用套路,更容易在这时候出来蛊惑人心,同学们千万要提高警惕,特别是一些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伎俩,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呀!
01 *返利诈骗
案例
在校大学生刘同学近期加入了一个大学生兼职群,群主组织学生们通过兼职*来赚取“零花钱”。刚开始刷的几单均顺利完成任务并获取了小额佣金,刘同学尝到甜头准备“大干一场”。为承受“大单”的任务费用,刘同学去找父母借钱,母亲听到她的描述后,告诉她可能是诈骗,并拨打了当地反诈中心的电话咨询。
诈骗方式
骗子发布网购*兼职信息,承诺在交易后立即向被害人返还购物费并额外提成,以“零投入” “零风险” “日清日结”等方式诱骗。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利。当*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
02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案例
高中生张同学在微信上加了一个好友,对方自称是物流客服,因将张同学买的连衣裙在派件的过程中丢失了,愿意三倍赔款。对方借口要走公司转账流程,让张同学下载某App,开通借贷功能,将借贷到的3000多元钱转到对方提供的一个账号内。张同学感觉不对劲“刹住车”时,已被骗3050元。
诈骗方式
骗子冒充电商、物流客服人员电话,能准确说出被害人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骗取信任。接着,以网购平台系统升级造成订单丢失、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召回等原因谎称能够办理退款,诱骗被害人下载*App或登录*,骗取或盗取资金。
03 注销校园贷诈骗
案例
刚毕业不久的小张接到自称是“国家校园贷客服”的来电,称其在校期间申请的助学贷的还款利率已上调,要求小张补足未偿还的利息,若逾期未偿还会影响个人征信。由于小张确实还处于助学贷款还款阶段,对方来电又能准确报出她的个人信息,小张便信以为真。随后,小张按要求,向对方账户转账1.7万元。转账后,“客服”断线失联,小张才发现自己被骗并报警。
诈骗方式
骗子冒充*平台工作人员,称被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需要消除校园贷不良记录,或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诱骗被害人在正规*网站或互联网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至其提供的账户上,从而骗取钱财。
04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
案例
某高校学生何同学将自己的游戏账号挂在网上*,一位网友表示要购买该账号。对方要求何同学通过某*平台进行交易。可当何同学提现时,却显示账号被冻结。何同学联系客服,客服以种种借口要求何同学转账8500元至指定账户,才能完成解冻并将余额提现。
何同学转账之后,平台客服就失去了联系,购买游戏账号的网友也已将何同学拉黑。这时,何同学意识到不对劲,才发现该*平台是对方伪造的虚假平台,随即报警求助。
诈骗方式
骗子在社交平台推广充值游戏币、游戏点卡优惠*或优惠购买的广告,诱导被害人先付款,制作各种虚假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发送截图给被害人获取信任,对其实施诈骗。骗子在网上*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被害人在虚假*平台进行交易,通过*窃取账号和密码,让被害人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并盗取账号。骗子以*游戏外挂、游戏代练、解除游戏账号冻结、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等为事由,诱骗被害人汇款实施诈骗。游戏消费要量力而行,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不要在非官方网站上进行游戏账号交易。
05 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
某高校学生小张突然收到好友通过QQ发来借钱信息,小张担心朋友遇到难事,随即转账。半小时后,“好友”说自己出了车祸,需要1000元救命。小张立即给其转了钱。“好友”收到钱后连声道谢,并承诺第二天还钱。可到了次日,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了。小张立即拨通好友电话询问此事,才发现原来前一天好友的QQ被人盗了,那个借钱的人是个“冒牌货”。
诈骗方式
骗子利用QQ或者微信冒充被害人的亲人、同学、朋友与对方取得联系,称遇到紧急情况向被害人借钱。任何人通过QQ或者微信借钱都要提高警惕,一定通过电话或视频通话等渠道与当事人核实。
电信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只有提高警惕
才能防患于未然
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