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必须承认,当前的学生在某些程度上,考虑“我”的因素太多了,每做一件事、说一句话都要打下印记。有学者曾将其定义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工科教育中,这种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比如我之前提到过的学生重考试、轻思想的现象。
从根本上讲,这还是我们在教育中存在问题。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固然理应重点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面培养的缺失实际上是从中小学教育中就存在了。
《中国科学报》:那么对于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内容缺失,大学该做些什么工作呢?
张一鸣:我认为大学必须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而在此之前,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人和人应该如何有效沟通,如何进行思想的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一些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大家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缺乏理性的态度,更遑论科学研究了。因此在科学上,理性的思维、观点和态度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可以说,理性是踏入科学大门的第一道门槛。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中小学的班级里,学生会被划分出几种“类别”。这其中,“学神”级的学生一般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学会用抽象思维解决具体问题了;而所谓的“学霸”级别,则还需要通过大量“刷题”,从具体题目中积淀出一个模糊的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