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时刻执行着毛主席提倡的“为人民服务”,时刻帮助人民,雪中送炭。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2013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他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1]。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接见部分基层代表。他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2]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雷锋精神被纳入。[6]
中文名
雷锋精神
别名
原名-雷正兴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40年12月18日
快速
导航
时代内涵具体内容雷锋精神赋雷锋日记纪念雷锋伟大精神
含义解读
视频 雷锋受伤后,为何没能及时救治?*揭开很气愤,也很令人心痛!

+
关注43万次播放 |01:47
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时无刻不熏陶鼓舞中国人祖祖辈辈的做人法则,深入贯彻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雷锋精神才能在两个百年之际怦然落地。
雷锋精神
这个时代有无数英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历史阶段,是不可能没有英雄的。因为人类对英雄有着本质上的,基因里的一种英雄崇拜情结。所以,我们可以没有钱,我们可以穷,但是我们真的不能没有英雄。
我们要保卫雷锋精神。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还是时代吗?一个没有偶像的青春还是青春吗?正确地选择你的偶像,就是正确的选择你的人生。
雷锋
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就狭义而言,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就广义而言,已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 雷锋精神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雷锋生活的年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极端困顿、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强烈推崇、人们的思想观念非常单纯、利益需求非常趋同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孕育出了以“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为核心理念支撑的雷锋精神。那么,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的今天,雷锋精神是否过时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雷锋精神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应该保持其实质与内核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内容和形式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有实效性。也就是说,要实现雷锋精神的时代化,使雷锋精神的内涵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雷锋精神
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归结起来,可以表述为两个字:“上”与“善”。
雷锋精神体现了一种“向上”的人生姿态。纵观雷锋短暂的一生,他始终具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学习之中去。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发扬雷锋精神,需要学习雷锋这种乐观向上,积极作为的人生姿态。
1、在工作上“向上”,发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服从组织分配,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从雷锋所处的历史环境来看,“螺丝钉精神”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资源配置方式存在某种相适应性,反映了个人意愿与国家需要的高度一致性,成为当时鼓励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的精神力量。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渠道更广泛,单位用人机制更灵活,个人自主选择性更强,但并不意味着带有服从性的“螺丝钉精神”已经过时。今天的“螺丝钉精神”体现着服从性与选择性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将个体选择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管身居要职还是平凡岗位,都应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腐蚀,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2、在学习上“向上”,发扬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雷锋说:“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都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用“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练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这是雷锋“向上”的人生姿态的真实写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党的十七大也提出,要建设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所以,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发扬“学而不厌,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发奋学习,永不懈怠。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体系,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在生活上“向上”,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雷锋说:“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雷锋精神在生活作风上的本质体现。雷锋一生中非常节俭,他的每件衣服、每双袜子,都就补了又补。他曾说“我们的国家还穷。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省下衣服交给国家,这样既减少国家开支,又发扬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雷锋的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虽是在当时经济不发达、国力贫穷、物质匮乏的大环境下形成的,但对今天来说仍有深刻的教育和指导意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我们鼓励科学合理的消费,对人们求富爱美的需求不再简单否定,也不再套用过去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观念,但这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不矛盾。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是要反对那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奢侈之风,尤其要反对凭借手中权力,挥霍浪费国家资源的腐败之风。要在全社会倡导富国富民的科技创业、产业创业、服务创业等新时代的创业精神,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雷锋精神体现了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人之初,性本善。归根结底,雷锋精神是一种善的境界。雷锋心中有爱,爱党,爱国,爱人民,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在其短暂的生命中,他始终用快乐与感恩诠释着对“善”的追求与执着。
1、在理想信念上“向善”,发扬“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从解放前一无所有的孤儿到解放后新社会的主人,雷锋始终对给予他一切的党和毛主席心存感激,对党、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成为雷锋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他由此形成了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坚定政治信念,这是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灵魂所在。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雷锋精神进一步升华为,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信条,为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安康而拼搏奋斗的爱国精神。
2、在价值取向上“向善”,发扬“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雷锋说: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实质,也是雷锋精神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源泉。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群众朴素的阶级感情,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先人后己的集体观念,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大公无私的精神。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看,雷锋精神不可避免地抹上了政治色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对象也仅局限于本阶级的范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没有改变,但有了新的时代内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奉献精神,是超越阶级、国界和种族的,换言之,是一种面向全人类的大爱精神。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活动,就是大爱精神的生动反映,也是新时期学习雷锋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正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核心,是雷锋精神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3、在人际关系上“向善”,发扬助人为乐的合作精神。雷锋有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雷锋的一生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他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雷锋这种“做好人好事不留名,舍己为人不求回报,互助合作不计报酬”的“傻子”精神,正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亲和剂”,对全社会形成合作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傻子”精神,“损己利他”的做法不符合人们的正当利益需求,一般人难以做到,因而难以在普通大众中加以推广。新时期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从更加人性的角度重新诠释合作精神。“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理念,相较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更容易被现在的普通人所接受,因为它提倡施者与受者的双赢。因此,我们在倡导助人为乐精神的同时,不妨肯定人对功利的追求,承认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也是一种进步。[3]
助人为乐
在助人之时,心里会感到愉快。而这一精神,很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斑马线扶老人过街。
雷锋
敬业爱岗,用现代的说法,叫职业素养。
集体主义,也就是团队意识,如何去合作,如何去沟通,就是挤时间学习,补己不足,也可以理解为进取心。
“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事做起,这些都不难做到。”那么,何不从现在就去做呢?
雷锋精神是产生于50年前,但是50年来,雷锋精神始终传承在我们全党、全社会。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的特色。50年来,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没有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了时代的气息。
今天我们来把握雷锋精神,我想突出的有这么五个方面:
一是要学习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雷锋精神的第一位,是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这个理想和信念激励我们全党全社会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和奋斗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要学习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雷锋是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这是雷锋精神的一个典型的标识,也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弘扬的一个崇高品德。
三是要学习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生前做过多种岗位,但是干一行他热爱一行、干一行他精通一行,这一点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仍然是需要的,仍然需要像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四是要学习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雷锋总是把工作作为一种无穷的动力,要钻进去、要吃透它,而且还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通过学习丰富自己。这种刻苦学习、锲而不舍、锐意进取的精神仍然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中受到大家的推崇。
五是要学习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过去叫做艰苦朴素不忘本,今天尽管我们国家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普遍改善了,但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种在雷锋身上所体现的作风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要本着这种精神来从事今天崇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处于粮食紧缺、棉花减产,苏联又撤走专家的时候。内忧外患的中国,迫切寻求一股巩固政权、对党忠诚的力量,希望凭借这种精神渡过难关。就在这个历史时代的背景下,雷锋将“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体现到作为普通士兵的身上,更贴近实际。其事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激励着当代人奋发脱贫的决心。雷锋精神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