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之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但是此时气温仍然较低,正处乍寒乍暖之际,“冷惊蛰,暖春分”,防寒保暖仍不可大意。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
惊蛰前后,桃花盛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引出千媚百态。二候,仓庚鸣
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三候,鹰化为鸠
古人称“鸠”为布谷鸟,因仲春时“喙尚柔,不能捕鸟,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