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分量。一方面体现在人们对于耕种收获时间的掌握, 二十四节气承载着天文气象、农桑工艺、自然事物等传统知识和人民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诗词歌赋、民间谚语等都有着节气的身影穿梭在其中。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节气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在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因而写出了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二十四节气既然是古人使用的节令,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有意义吗?有些人认为二十四节气是靠天吃饭的农耕文明产物,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已经可以舍弃老旧说辞,但其实不然,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总结流传下来的文化精华,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依旧占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和瑰宝,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明这一华夏文明特有的时间节律几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也正是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直到现在,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自然知识和精神文化仍然在熠熠生辉。一方面,尽管现代科技高度发达,人类对于天气变化的预测水平日渐高超,但是二十四节气现在依旧在无形中指导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比如每年关于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的争论都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参与。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智慧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尤其在力求可持续发展的当下来说,要求当代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十四节气不仅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规律的世界观,也塑造了顺应天时、以和为贵的生活态度。现代中华儿女应该自觉承袭这一精神文明财富,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人类文明,创造人类的美好明天。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