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问题——陈欣怡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欣怡发布于:2017-11-23 17:59:00

组长:

1622111陈欣怡

组员:

1622102刘晨

1622103袁瑜含

1622104季佳艺

1622105林晓雯

1622106叶诗韵

1622107陈懿斐

1622108俞思怡

1622109黄金莉

 

讨论时间:23/11/2017  6:00-7:30 pm

 

相关讨论:

  1. 中国的在教育方面的现状。
  2. 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源自哪里?该如何摆脱?
  3. 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俞思怡发布于:2017-11-23 18:01:09

回首中国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及社会的道德秩序,民族的个性未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懿斐发布于:2017-11-23 18:02:46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一种以某些主观意识形态去适当改变另外一些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方法。是改变他人观念与思想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俞思怡发布于:2017-11-23 18:03:2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前途和竞争力。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中国越是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越突出,就越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目前的教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懿斐发布于:2017-11-23 18:03:26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重视,同时教育对未来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应看到,政府为了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政策,例如九年义务教育的提出及落实、高等教育普及化、素质教育的提出等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金莉发布于:2017-11-23 18:03:52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活动。我国古代自孔子时期就开始了教育的发展,随后而来的官学到私学,中国的教育发展同国外一样,先后经历了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种种历程,这其中,有传承,有改变,也有新的发展。当今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新的方式,不断变换的引导着教育发展多元化的趋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金莉发布于:2017-11-23 18:05:07

传统意义上认为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而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叶诗韵发布于:2017-11-23 18:05:2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懿斐发布于:2017-11-23 18:05:55

中国政府一向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分阶段的实施,全国大部分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晨发布于:2017-11-23 18:06:03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对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的许多问题日益暴露,如:城乡间、东西部之间教育的差别巨大;重点学校制度引发日益严重的问题;大学在不同地区招生要求不一致等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俞思怡发布于:2017-11-23 18:06:07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传统教育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成为“记忆的容器”。枯燥的内容,乏味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晓雯发布于:2017-11-23 18:06:44

我认为中国在教育方面的现状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思想根深蒂固;义务制教育的压力大;难进大学,容易出大学;教育让孩子定向思维,缺乏创新思维;重视孩子学科上的教育,忽略了孩子在道德和修养的教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俞思怡发布于:2017-11-23 18:07:12

(二)教育价值取向工具化、功利化: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内在目的被外在目的僭越,教育的“速成主义”“功利主义”愈演愈烈,并与传统的“唯功名”的教育观念达成内在一致。教育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把教育置于一种外力的惯性漩涡之中。家庭和个人则把学校教育当作进入高一级学校,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手段。由于对教育目的的曲解,教育变成了为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欣怡发布于:2017-11-23 18:07:16

教育即为教书育人。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国力又处于发展上升的阶段,每一位莘莘学子都能享受到被“教书育人”的说法未免让人难以信服。从沿海的东到与邻国接壤的西,凭着常识与想象也大抵知道这些地区的教育情况,越靠东边受教育情况越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叶诗韵发布于:2017-11-23 18:07:32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懿斐发布于:2017-11-23 18:08:07

当今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1、教育正迅速演变成一种高收入的产业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等教育属于相对少数的群体,即使经过较大范围的扩招,但还是属于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精英教育”,却得到国家相应的高投入。同时,城乡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很不均3、教育过多的重视结果、考试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林晓雯 2017-11-23 19:03:25

考试成为了决定这个学生优不优秀的重要标准!一点都不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金莉发布于:2017-11-23 18:08:23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愿意用习惯性的眼光来审视教育,认为教育之重在于“教”,所以“填鸭式教学”才得以成为普遍现象生存于传统的意识形态中。而当教育成为一种义务在大众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各种关于教育的言论便出现于社会舆论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俞思怡发布于:2017-11-23 18:08:40

(三)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难以落实:传统的“追求功名”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育应试化,各项考核唯分数是瞻,片面追求高升学率、高就业率。此外,各具特色的辅导机构更是为这种应试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因此,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教辅资料的泛滥,各种习题的产生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学习不再是快乐的,而是烦琐、繁重的过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俞思怡发布于:2017-11-23 18:09:22

(四)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不衔接,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堪忧: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它们应该是连续一体的,但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科研素养培养方面存在脱节现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晨发布于:2017-11-23 18:09:30

中国的教育有三大特征:一,中国教育是知识教育;二,中国教育是筛选教育;三,中国教育主要由政府经营,尤其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三大特征导致了当前中国教育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懿斐发布于:2017-11-23 18:09:31

随着科技革命的开展,经济技术的进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与国际的接轨。外国的各种先进教育形式也正在被国内的教学所采用。总之,我国的教育业取得了丰富的成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叶诗韵发布于:2017-11-23 18:09:58

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金莉发布于:2017-11-23 18:10:18

当下,我国的课堂教学,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是研究生,虽然一直在强调启发式、研究式,但实际上主要的还是灌输式占据主流,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课下是闲散的,造成了无所大收获的局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林晓雯发布于:2017-11-23 18:10:50

孩子因为中国教育的现状而丧失了童年这个阶段,也失去了孩童时期应该有的天真,孩子被迫提早进入压力大,睡眠少的阶段。家长们也因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而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物。我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去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叶诗韵发布于:2017-11-23 18:11:01

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金莉发布于:2017-11-23 18:11:28

纵观我国的教学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自主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推广多年,但是传统教育模式,即填鸭式得教学模式或多或少的束缚了青年学生的创新型发展思维,大多数学生局限于传统思维的教条式发展,不懂得举一反三,不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滞后性使我们的教育呈现一种完全的制度化,模式化,少了活力和动力,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存在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之路上的一个顽固的绊脚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叶诗韵发布于:2017-11-23 18:11:59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懿斐发布于:2017-11-23 18:12:51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平等: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不平等现象,首先,农村教学设施简陋,其次,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欣怡发布于:2017-11-23 18:13:18

生产力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进程,然而文化却又无法完全跟上当前的节奏,我们便看到了当代很多让人诟病的教育问题:教育不平等、理想主义教育和现实主义教育的尖锐对立、应试教育和社会功利性导致精神层面的缺失、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扼杀乃至自由权利的剥夺、社会教育不能与学校家庭教育无缝连接、教育的社会功能未能与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相互关联、素质教育如何进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叶诗韵发布于:2017-11-23 18:13:33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可以发现,中国教育有机遇也有挑战,更多的是不足。例如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俞思怡发布于:2017-11-23 18:13:47

教育的不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几十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但仅有的投入都被过多的用在了城市教育的发展上,城市里又注重所谓的重点学校的培养和发展,而忽视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