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问题————陈倩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1-23 17:31:52

本次讨论时间:2017/11/23 18:00—19:35

组长:陈倩(1622209)

组员:靳润枝(1622201)

          苏子薇(1622202)

          柳怡旻(1622203)

          张梦颖(1622204)

          谢隽(1622205)

          汤璇(1622210)

          任虹燕(1622211)

          白萍萍(1691218)

          周健俊(1622217)

主题:教育问题

话题:(1)谈谈你对我国现今教育问题的认识。

         (2)提出你的建议。

麻烦大家标序号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1-23 18:02:12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人民教育,花了很大精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解放前,我国大约有四亿多人口,百分之八十是文盲,受教育的人数很少。现在,我国人口已经达到十二亿五千万,在校受教育的人数为二亿四千万。这个成就是了不起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润枝发布于:2017-11-23 18:06:50

1.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把教育上升战略高度来认识,再穷不能穷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稳定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持续的动力。我国的教育在不断发展,我认为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化教育的改革,认真处理教育中的问题,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1-23 18:06:59

2.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梦颖发布于:2017-11-23 18:09:09

1.回首中国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及社会的道德秩序,民族的个性未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1-23 18:10:48

3. 学校与家庭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古时候,有刺股悬梁、穿壁引光、积雪囊萤、燃糠自照等勤奋好学的故事,主要是要教育青少年树立好学上进的志向。如果方法不对或不适当,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这方面的教训不少,要引以为戒。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润枝发布于:2017-11-23 18:12:18

2.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国家政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关乎到每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如今实行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更是将教育提高到立国之本的高度。如今我国在各项领域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基础教育却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许多问题显现了出来,如果不及时的予以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现在和将来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1-23 18:13:40

1、一个国家需要怎样的人才,取决于这个国家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因为教育,不是一个现在耕耘,现在就能收获的。而是现在耕耘,十年、二十年后才能见到结果的。比如众所周知的黄埔军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1-23 18:13:54

1、习主席上台后,也抓了教育改革这一方面,教育也在进行改革。中国历史悠久,应试教育持续了许多年,要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然而正是因此,许多学校和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生,除了知识之外,还有解题技巧、思路等,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大多是无用的,反而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1-23 18:16:09

2、其实要分析中国教育现状是十分敏感而且触及政治神经的问题,说到底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我们的人才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体制思想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而我们的教育取向,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结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1-23 18:16:10

2、学习效率低下
  在自然环境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认知是混沌的,对于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还未掌握,每天应学多少为宜,什么时间复习最为有效,如何只学习尚未掌握的知识等等的认识是模糊的,无法做到精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掌握的东西还在花时间学习,未学会的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很多时间花在重复学习、无效或低效学习上,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梦颖发布于:2017-11-23 18:16:51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全面自由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1-23 18:17:47

3、其实我们的教育现状实际是教育思想的体现,如今我们关注的是把教育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都认为读了大学,而且是要上名牌大学才是好事,只在乎形式和结果,并不在乎现在的大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理想——这就是嫡传于2000多年前的“升官发财”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结果不仅导致了中国人才结构的不平横,同时也误导学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更是吏政腐败的根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1-23 18:17:59

4.中国的教育有三大特征:一,中国教育是知识教育;二,中国教育是筛选教育;三,中国教育主要由政府经营,尤其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三大特征导致了当前中国教育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1-23 18:18:12

3、业负担过重
  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不低于6节课,初三、高三更是基本没有周末,加上大量的考试和课外作业,给人的印象是中国学生普遍是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考试和做不完的作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最长,课堂学习行为最积极,不良学习行为最少,但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最低。 同时北京大学中国社会调查中心公布的2009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跟踪调查了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1995个家庭。调查显示,发现三地在校学生每天平均用于学习的时间为12小时,其中,北京的学生学习的时间最长,为12.7小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1-23 18:19:25

4、另外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211工程”以来,鼓励地方和民间办校,而那些政府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人却通过“计划外”招生创造收入,试问有几个校长没有名车?再看有几个教育官员没有高级住宅?更有举办所谓的“贵族学校”,这就使得中国基础教育出现“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润枝发布于:2017-11-23 18:20:19

3.(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全国80%的学校由政府举办,近九成的学生在公立学校就读。但是幼儿园及职业学校以社会力量办学较多。目前义务教育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基本可以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划分。从横向上看,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9分配不公,差距越来越大;从纵向上看,城乡教育两极化发展,各地区市、县和乡镇的教育实力又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没有标准的教育设施;另一方面东部地区教育资源过剩,通过奥数竞赛、文体特长生等手段削尖脑袋往名校里面钻。城乡二元化的存在限制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柳怡旻发布于:2017-11-23 18:20:31
1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在现实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中,如何建立政府与学校的正确关系;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确立政府与市场在发展教育上的不同定位和功能;在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中,如何建立、平衡中央与地方管理教育的权限和关系,促进教育的地方化;改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促进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以保障学术研究的高水平和创造性;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1-23 18:20:47

5.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去年高校招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封建时代,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这里面有着封建主义的思想糟粕和经济社会不发展的局限性。今天不能再这样去考虑问题。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柳怡旻发布于:2017-11-23 18:21:34
2普及性 现代教育的历史,就是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历史,通过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从而提高民族素质,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增进和扩大社会民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1-23 18:22:03

4、 教师压力过大
  在现有国情和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升学的压力及家长的预期,教师的压力也过大;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大量备课、备考、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以及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等等也造成很多教师身心疲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柳怡旻发布于:2017-11-23 18:22:33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旺盛的教育需求,特别需要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的精神和民间办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开放教育,解放教育生产力.这也是“穷国办大教育'的一个必由之路.同时,需要发展信息时代以通讯技术和网络为主的各种新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在终身教育的视野中,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制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1-23 18:22:38

1网上对教育的问题,给予普遍的关注,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网友们对教育的存在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正的、反的,过激的、平和的,都体现了国民对振兴和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希望。众所周知,众人所论,确实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我认为,最突出的重大问题,一是教育体制陈旧;二是教育评价手段落后;三是教育腐败严重;四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重大问题,需要大家认真的思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梦颖发布于:2017-11-23 18:22:45

3.我国的教育让很多孩子都有一种思想,我是为了参加高考而学习的。在他们的思想里面,学习就是为了参加高考,每天我的任务就是学习,除了学习以外我可以什么都不做。这种思想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生活不能自理。我国教育涉及到千百万家庭,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备受瞩目。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观念,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教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1-23 18:22:57

6.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尽管这个基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做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1-23 18:23:02

5、学习过程无法监控
  在现有学习和教学环境下,教师、学生、学校以及家长对学习和教学活动都无法做到同步监控。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活动只有通过课堂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才能够得到评估。然而,这种评估有三个重大缺陷。其一,测试无法覆盖学生所需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其二,由于评估滞后,无法对学生学习活动即时提供指导;其三,无法精确地知道每个学生哪些知识点已掌握,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等学习进步情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润枝发布于:2017-11-23 18:23:05

4.(二)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且不足 ,我国实行"谁举办,谁出钱”的教育运行机制,教育部办的学校由中央财政安排经费,各省和各地政府举办的学校由各自承担办学费用。义务教育的实施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还不足4%,直到2012年我国政府才首次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这也是相当低的水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隽发布于:2017-11-23 18:23:19

1.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我们的人才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体制思想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而我们的教育取向,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结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1-23 18:23:47

教育体制陈旧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说到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会想到1985年5月15日至19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6月15日至18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1-23 18:24:30

5、典型案例就有由于中国近代,长期以来,执掌兵权的,都是旧军阀,思想境界,带兵理念,政治抱负都短浅的可笑可怜。我们看得到,旧军阀的张勋、袁世凯、张宗昌、吴佩孚、孙传芳等人是什么样子。但是,在广东黄埔,这个不起眼的地方,由一帮苏、德等欧洲各国教头培养出的这一批的军事人才,无论从文化素质、战术素养、政治抱负,都使得在北伐战争之后的几十年里,黄埔系毕业生,成为了中国军政界的中流砥柱。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像胡宗南、杜聿明、林彪、叶剑英等优秀指挥官。黄埔军校的成立,培养了一代中国将军,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让这个近一千年来不停失败的民族,有了不输给世界最高水准的军队的指挥人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1-23 18:24:50

31985年解决的是,优先发展,教育走上快车道;1994年解决的是,确立“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1999年年解决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解决的是,把“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变为“以县为主”的管理。其实,决定多多,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教育体制陈旧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