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入分配制度———陈倩小组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0-26 17:58:49

本次讨论时间:2017/10/26

                     18:00—19:35

组长:陈倩(1622209)

组员:靳润枝(1622201)

         苏子薇(1622202)

         柳怡旻(1622203)

         张梦颖(1622204)

         谢隽(1622205)

         汤璇(1622210)

         任虹燕(1622211)

         白萍萍(1691218)

         周健俊(1622217)

主题:收入分配制度

参考资料:收入分配改革

               分配制度             

话题:(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

         (2)结合我国分配制度的现状,谈谈其利弊。

         (3)提出你的改革意见。

麻烦大家标序号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0-26 18:04:56

1通过改革工资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对工资收入的调节作用,使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的增长相应提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0-26 18:05:41

2、按照木桶理论,提低毫无疑问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只有将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提高,缩短与高收入者的差距,并通过提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厚度,毫无疑问,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正义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0-26 18:07:18

1、按劳分配”是指按提供劳动的量和质来分配,即所谓“多劳多得”。“多种分配方式”,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等)分配、福利分配等。比如股东获得分红,就是按资分配,投资越大,所得红利的比例就越高。但实际上由于行业等原因造成的“剪刀差”存在(即价格背离价值),我们看到的往往并不符合按劳分配。比如都是打字员,在政府部门、垄断企业和民营打字服务社中,在提供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分配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0-26 18:08:03

1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0-26 18:08:12

3、分配不公阻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内需不足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制约民众的消费能力是内需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高收入者消费需求增长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但无力增加消费支出。结果就会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使消费需求这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挥不出应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隽发布于:2017-10-26 18:08:14

1.我认为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就是一个团体或组织取得的总收入按照每位成员付出的比例进行分配,按需分配就是按照每位成员的需求量分配(当然我觉得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平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0-26 18:08:37

1.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采取原按劳分配原则,是由下列经济条件决定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0-26 18:09:02

4、分配不公抑制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分配不公会使部分低收入者生活困难、社会地位下降,降低他们对改革的认同感和参与改革、投身建设的积极性;而部分既得利益者害怕改革触及自身利益,则会成为改革的阻力。同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会导致激励机制扭曲,使部分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工作和创造的激情,使社会发展丧失活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0-26 18:09:11

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发展、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城乡居民在收入普遍增加、生活不断改善过程中的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应该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润枝发布于:2017-10-26 18:09:51

①收入分配制度是指收入分配交易规则的总和.是以规则和条文体现出来的各个分配主体之间的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主体一般是由三大利益集团构成,即工人(劳动力所有权)、雇主(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政府(公共政治权利)三者共同分割国民收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0-26 18:09:51

5、而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尽管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好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陈倩发布于:2017-10-26 18:10:24

2.恩格斯曾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白萍萍发布于:2017-10-26 18:10:33

1 分配制度即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尽管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好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0-26 18:10:37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倡导勤劳致富、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0-26 18:10:39

6、居民收入的大致水平是有一个社会心理基准线的,一般来说,国立和公营部门的工资薪金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政府公务员和公营单位的工资薪金水平往往成为收入调控的基准。在我国,目前国有公营单位的工薪标准尚待完善。其主要问题是,各国有公营单位之间的工薪水平本身尚不能充分显示出可比性和公平性。
中国经济的开放度越来越高,收入分配不仅受国内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所以,进行收入调节也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的开放性。特别是要认识到:我国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本身,就与对外开放密切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0-26 18:11:10

4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发展、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城乡居民在收入普遍增加、生活不断改善过程中的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应该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0-26 18:11:46

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倡导勤劳致富、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0-26 18:12:02

2、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居民收入由低向高的演变过程中,都曾面对过收入分配关系调整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并非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出了问题,根本性的原因还是在于改革不彻底、市场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方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谢隽发布于:2017-10-26 18:12:33

2我国所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白萍萍发布于:2017-10-26 18:12:37

2 中国经济的开放度越来越高,收入分配不仅受国内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所以,进行收入调节也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的开放性。特别是要认识到:我国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本身,就与对外开放密切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0-26 18:13:11

3、导致初次分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对于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的问题,社会上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资源禀赋决定论。认为我国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且长期供大于求,是造成劳动者报酬偏低的主因。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劳动者报酬偏低,但不能解释近年来的持续下降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润枝发布于:2017-10-26 18:13:28

2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体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在传统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国家直接决定收入分配的体制。从农村来看,由国家统一决定农产品的种类、数量、价格和购销等方面,在人民公社的体制下,农民以生产队为单位,凭工分取得报酬。从城市来看,国家统一调控城市职工的等级工资,职工的劳动报酬同样趋于平均。在课堂上,老师也给我们讲过人民公社,大锅饭相关的事情,可见,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并不能反映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与劳动成果等,会使人产生惰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璇发布于:2017-10-26 18:13:44

7、但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在政府、企业、居民个人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以及在国内外之间仍存在着显著差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白萍萍发布于:2017-10-26 18:14:18

3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所以,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上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原因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苏子薇发布于:2017-10-26 18:14:31

6

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抓紧研究*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及时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白萍萍发布于:2017-10-26 18:14:53

4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使我国各个地方、各个行业为了适应自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由于生产决定分配,所以生产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使到我国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任虹燕发布于:2017-10-26 18:15:08

4、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立足点。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中最基本的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注重结果公平、避免阶层对立,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对社会公平正义有明显破坏作用和恶劣影响的收入分配问题,就是当前改革和调整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靳润枝发布于:2017-10-26 18:15:46

3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收入分配改革从2004年开始启动调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白萍萍发布于:2017-10-26 18:15:52

5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即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决定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方面.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在生产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产品的分配也必然按照有利于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原则进行.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必然要求在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必然要求按多种生产要素分配.即: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第二个原因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梦颖发布于:2017-10-26 18:15:56

1、当前收入分配的几个特点,收入差距全方位扩大,上世纪80年代末城市内部收入分配比较平均,当时讨论较多的是大锅饭或者平均主义问题。当时很多涉及到分配制度改革的中央文献中很多都着重强调打破平均主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6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