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增工程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足可见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之大
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我国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力争将每一项政策都落实到实处,真正的做到生态文明建设。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推进水循环利用。
所以在平时我们就应该做到尽量不浪费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有好的环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总书记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总书记这是让我们意识到环保事业是一项需要长久坚持,长久重视的事业。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强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再到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经历了又一次升华。这是我国环保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宣示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强烈政治意志。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坚定跟着党的步伐走,建设生态文明强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
就拿雾霾来说如何治理控制?1、“减排必须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随着人们对雾霾危害的认识,对控制雾霾污染的重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雾霾会逐渐得到控制。2、补齐生态环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式、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在发展中科学、稳妥、分阶段地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有中长期的防治战略和科学措施。3、加强立法,加大监管力度。使减排技术、设备得到充分使用,监管需要好的技术手段,国家应该多投入一些资金研究监管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追踪,把漏洞、歪路堵住。
雾霾是最近几年困扰我国最多的问题之一。究其根本就是我国早年太注重工业发展而不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而留下的后遗症。
对的 现在雾霾好严重 不仅经济有所限制 最重要的是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影响
这个例子很棒,现在中原地区的雾霾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都是早期追求经济而抛弃生态保护的结果,现在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修复
近20多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了传统的粗犷性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形势空前严峻。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观,就一定能重新拥有一个绿水青山,环境优美的祖国!
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然在主导地位,而我们是依赖于自然生存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自然,自然被破坏了一切经济建设都是“空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
只有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早日建设好“美丽中国”,让民众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宏伟目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生态”“生态+”发展战略,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勇当绿色发展先行者。
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大文章。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加强水、土、气、林等生态环境建设,补短板、提品质、建机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让天蓝、地绿、水净、地洁成为崇明最闪亮的名片。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宽国际视野,崇尚生态文明,着力打造生态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人民的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1、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2、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的确,生态文明建设很重要。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起到模范作用,通过我们来带动身边的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