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 朱晴宇 关于生态文明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晴宇发布于:2017-10-12 19:39:15

请同学们积极讨论!

点赞 (1)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京攀发布于:2017-10-12 20:45:04
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植根于自然界之中,根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中。从性质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伦理观,是用于指导全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形态。1627112高京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王阳发布于:2017-10-12 20:45:46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发。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 2017-10-12 20:51:35

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发布于:2017-10-12 20:46:0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荣发布于:2017-10-12 20:46:37

在资源整合上,主要是环保、水务、国土等部门各自为政,涉及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部门的资源没有效整合。这就需要我们主动深化改革,用改革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发布于:2017-10-12 20:46:5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发布于:2017-10-12 20:49:1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欣玥发布于:2017-10-12 20:49:23

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 2017-10-12 20:52:23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志豪发布于:2017-10-12 20:50:01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荣发布于:2017-10-12 20:52:0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推进。首先,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晴宇发布于:2017-10-12 20:52:12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晓晓发布于:2017-10-12 20:52:17

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而且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荣发布于:2017-10-12 20:54:09

既要考虑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加大政府投入,又发挥社会及市场作用,形成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尹兆卿发布于:2017-10-12 20:54:17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的提高,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提高人居环境的关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是主动的,环境是被动的承受和反馈,资源是人与环境的中心环节,是环境中直接为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环境恶化是资源不合理利用、资源破坏、流失、污染的结果,资源是根本,环境是表征,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欣玥发布于:2017-10-12 20:55:12

在我们的生活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水危机、沙漠化、气候异常、土壤酸碱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生态文明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晴宇发布于:2017-10-12 20:57:45
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晓晓发布于:2017-10-12 20:59:48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充分彰显一个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荣发布于:2017-10-12 21:01:40

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加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唐欣玥发布于:2017-10-12 21:02:08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通过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就是要树立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观、价值观,真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与意识,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切实达到解决生态保护问题的目的,形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态始终处于监管、良性发展之中。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李晓晓 2017-10-12 21:03:55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秦元海发布于:2017-10-12 21:02:20

2013年4月,习*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晓晓发布于:2017-10-12 21:05:48

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衍欣发布于:2017-10-12 21:06:33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已不再仅仅是节能减排、治理污染,而具有了价值观的意味。而真正要让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渗透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离不开生态教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衍欣发布于:2017-10-12 21:07:06

这就需要加快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目前,公众的环境素养和法律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意识依然淡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衍欣发布于:2017-10-12 21:07:34

我们必须大力繁荣生态文化,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通过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人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衍欣发布于:2017-10-12 21:08:01

专家学者认为,虽然当今世界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与不同社会制度,但生态文明会让人类和平共处,理性选择共同的未来。人类与地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建生态文明。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晓晓发布于:2017-10-12 21:08:41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俊翔发布于:2017-10-12 21:10:07

 据中国生态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下午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中央已经把生态环境建设视为重中之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俊翔发布于:2017-10-12 21:20:1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但目前全国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虽然当前环境状况在局部改善,但总体在恶化,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在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带来的危害也日趋明显,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摘自 中国知网 《中国生态文明质量态势变化级空间差异分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俊翔发布于:2017-10-12 21:21:50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总之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朱衍欣发布于:2017-10-12 22:13:40

而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来说,全社会、每个公民都应争当志愿者并有所作为。让我们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建设生态文明,参与环境保护,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使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越发布于:2017-10-26 20:33:11
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