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起养生第十六天打卡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叶彩凤发布于:2021-10-27 08:14:46
止血药
点赞 (0) 回复
18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邹燕发布于:2021-10-27 09:05:45
止血药是指可以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常用止血药有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以及能提高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根据其药性及作用特点可分为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四类。凉血止血药有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等,化瘀止血药有常用药用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血余炭、卷柏、莲房等,收敛止血药有白芨、仙鹳草、紫珠、棕榈炭、藕节、刺猥皮、鸡冠花等,温经止血药有炮姜、灶心土、艾叶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李中山发布于:2021-10-27 09:06:02
因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故本章药物的功效分别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别。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本章药物也相应的分为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四节。 止血药主要用治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徐孝贤发布于:2021-10-27 09:06:21
三七是止血药的代表之一,主要功效为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要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情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龚奕文发布于:2021-10-27 09:07:48
中药材中的止血药分为以下几类:1、凉血止血药;2、化瘀止血药;3、收敛止血药;4、温经止血药。其中凉血止血药中常用的药物有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化瘀止血药常用药物有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收敛止血药中常用的中草药有白及、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温经止血药中常用止血药物有艾叶、炮姜、灶心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燕发布于:2021-10-27 09:07:55
凡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雅雯发布于:2021-10-27 09:08:39
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本章药物也相应的分为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四节。 止血药主要用治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高仲霞发布于:2021-10-27 09:09:13
凡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张均发布于:2021-10-27 09:09:24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温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思博发布于:2021-10-27 09:10:53
凡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向高菲发布于:2021-10-27 09:11:11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温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姚思微发布于:2021-10-27 09:11:14
凡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妮发布于:2021-10-27 09:11:16
止血药是指可以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止血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例如安络血;第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止血敏,可以用来治疗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引起出血的情况;第三,维生素K类,可以用来治疗由于凝血机制障碍而导致的出血情况;第四,局部外用的止血药物,例如止血棉、明胶海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黄玄鑫发布于:2021-10-27 09:11:17
凡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止血药的主要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病症,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常见的有仙鹤草、艾叶、灶心土、白芨、紫珠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李秋红发布于:2021-10-27 09:11:19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温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此颜发布于:2021-10-27 09:12:40
凡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黑比日合发布于:2021-10-27 09:12:57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吴童发布于:2021-10-27 09:13:34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温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计明青发布于:2021-10-27 09:13:37
止血药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1、立芷雪、血凝酶以及云南白药都有止血的作用,通常是在手术之后创面有渗血或者渗出的时候会临时使用一次止血药。比如是患者胃出血或者肠道出血,有黑便或者血便等情况下也可以口服止血药进行止血,常用的是口服云南白药,每天两次每次两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使乙彝席发布于:2021-10-27 09:13:42
化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芭麻根: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蒲黄:止血化瘀,利尿通淋。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 。棕榈炭:收敛止血。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藕节:收敛止血,化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黄琳发布于:2021-10-27 09:13:50
止血药能够促进血液凝固,使出血停止的功效。一般中草药也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如: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茅根等。局部出血、外伤可用凝血酶、凝血酶原化合物、酚磺*、氨甲环酸等药物。止血药能够促进血液凝固,使出血停止的功效。一般中草药也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如: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茅根等。局部出血、外伤可用凝血酶、凝血酶原化合物、酚磺*、氨甲环酸等药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袁欣彤发布于:2021-10-27 09:15:29
地榆性寒苦降,味涩收敛,有凉血泄热、收敛止血之功。可用于诸种出血之证,尤适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证。治便血、痔血,常与槐花合用;治血热崩漏,可与生地、黄芩、炒蒲黄、莲房等配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紫雯发布于:2021-10-27 09:16:44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主的药物,称止血药。因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故止血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周佳溢发布于:2021-10-27 09:17:18
中药止血药共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凉血止血药,第二类是化瘀止血药,第三类是收敛止血药,第四类温经止血药。其中第一类凉血止血药常用的有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化瘀止血药,常用的有三七、蒲黄、五灵脂。第三类收敛止血药中,常用的有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第四类温经止血药中常用的有艾叶、炮姜和灶心土,其中,灶心土目前在临床当中已经比较难于发现,所以常会用赤石脂予以替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袁欣彤发布于:2021-10-27 09:17:48
地榆性寒苦降,味涩收敛,有凉血泄热、收敛止血之功。可用于诸种出血之证,尤适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证。治便血、痔血,常与槐花合用;治血热崩漏,可与生地、黄芩、炒蒲黄、莲房等配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赤么只敏发布于:2021-10-27 09:19:48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温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婷婷发布于:2021-10-27 09:20:11
凡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宇衡发布于:2021-10-27 09:22:16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温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邓力发布于:2021-10-27 09:22:39
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申林明发布于:2021-10-27 09:23:43
凡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艾建林发布于:2021-10-27 09:23:46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主的药物,称止血药。 止血药均入血分,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本类药物以归心、肝、脾经为主,尤以归心、肝二经者为多。均具有止血作用。因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故本章药物的功效分别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别。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本章药物也相应的分为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四节。 止血药主要用治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