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起养生第十一天打卡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叶彩凤发布于:2021-10-22 08:46:56
利水渗湿药
点赞 (0) 回复
57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任蓉发布于:2021-10-22 22:29:53
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是中药中的利尿药,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张钰枢发布于:2021-10-22 22:30:16
利水渗湿的药物也就是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中成药物。常见的为参苓白术散、香砂胃苓丸、五苓散。此外茯苓,泽泻,薏苡仁,猪苓,木通,茵陈,石杠柳皮等这些中药材,也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胡钦文发布于:2021-10-22 22:30:28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谢治华发布于:2021-10-22 22:37:54
利水渗湿药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米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利水通淋、通经下乳。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猪苓,利水渗湿。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高万佳发布于:2021-10-22 22:40:19
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是中药中的利尿药,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琳发布于:2021-10-22 22:44:03
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是中药中的利尿药,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秀发布于:2021-10-22 22:48:35
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秋季采收,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体轻,质坚实,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气微,味微苦而涩。具有利尿消肿、清热去火、治疗疟疾的功效。 1、利尿消肿:肺是人体的水之上源,起到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木通则能够清除人体的肺热,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起到利尿消肿的功效,前提是由湿热引起的水肿。 2、清热去火:木通是一种性质微寒的中药材,清热去火是其主要功效,能清除心火,也能缓解疼痛。心火过旺引发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时,可直接将木通与淡竹叶、生甘草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喝,能让身体不适症状很快减轻。 3、治疗疟疾:木通含有的常春藤皂苷元具有抑菌作用,对疟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黄芪、黄柏搭配使用,能治疗急性细菌性疟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秀发布于:2021-10-22 22:49:34
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秋季采收,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体轻,质坚实,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气微,味微苦而涩。具有利尿消肿、清热去火、治疗疟疾的功效。 1、利尿消肿:肺是人体的水之上源,起到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木通则能够清除人体的肺热,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起到利尿消肿的功效,前提是由湿热引起的水肿。 2、清热去火:木通是一种性质微寒的中药材,清热去火是其主要功效,能清除心火,也能缓解疼痛。心火过旺引发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时,可直接将木通与淡竹叶、生甘草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喝,能让身体不适症状很快减轻。 3、治疗疟疾:木通含有的常春藤皂苷元具有抑菌作用,对疟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黄芪、黄柏搭配使用,能治疗急性细菌性疟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7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何乾露发布于:2021-10-22 22:50:37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物味多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作用趋向偏于下行,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利水渗湿药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应用利水渗湿药,须视不同病证,选用有关药物,作适当配伍。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解表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寒湿相并者,配温里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至于泄泻、痰饮、湿温、黄疸等,则常与健脾、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等药物配伍。 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使用,以提高疗效。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有些药物有较强的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 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不同,利水渗湿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和利湿退黄药三类。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利水渗湿药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利尿、抗病原体、利胆、保肝、降压、抗肿瘤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血糖、降血脂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黎军发布于:2021-10-22 22:51:21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杜蕊洁发布于:2021-10-22 22:55:38
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其中,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猪苓,利水渗湿。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田坤禾发布于:2021-10-22 22:57:02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元月发布于:2021-10-22 22:57:26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邓丽萍发布于:2021-10-22 23:12:20
利水渗湿药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米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利水通淋、通经下乳。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猪苓,利水渗湿。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李玲发布于:2021-10-22 23:16:16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甘莉红发布于:2021-10-22 23:20:58
利水渗湿药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米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利水通淋、通经下乳。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佳琦发布于:2021-10-22 23:29:51
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是中药中的利尿药,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李圆圆发布于:2021-10-22 23:33:00
病情分析:利水渗湿药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米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利水通淋、通经下乳。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猪苓,利水渗湿。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8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燚发布于:2021-10-22 23:37:40
利水渗湿药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米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利水通淋、通经下乳。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猪苓,利水渗湿。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贵丽发布于:2021-10-22 23:40:06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张宇发布于:2021-10-22 23:41:43
利水渗湿药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米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利水通淋、通经下乳。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猪苓,利水渗湿。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周依妮发布于:2021-10-22 23:42:25
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是中药中的利尿药,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谢品发布于:2021-10-22 23:42:28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万唤发布于:2021-10-22 23:53:46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谢宇洋发布于:2021-10-22 23:57:28
利水渗湿药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米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利水通淋、通经下乳。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猪苓,利水渗湿。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进发布于:2021-10-22 23:58:04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杜成娅发布于:2021-10-23 07:08:55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雨柔发布于:2021-10-23 07:21:35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9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赵翌贝发布于:2021-10-23 07:30:45
利水渗湿药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张芸康发布于:2021-10-23 07:31:16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的作用。 可应用于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2.脾虚泄泻。 3.湿痹拘挛。 4.肺痈,肠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