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习
共享课程
集体备课
考试公示
领课群
排行榜
登录
注册
课群话题
>
话题详情
易起养生第三天打卡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叶彩凤
发布于:2021-10-14 07:51:30
清热泻火药的学习总结
点赞 (0)
回复
241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刘绍云
发布于:2021-10-14 09:06:47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42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张修碧
发布于:2021-10-14 09:07:04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常见的清热泻火药有: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43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依火何衣
发布于:2021-10-14 09:07:13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夏枯草、栀子、决明子、竹叶、密蒙花、青葙子。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44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张雍
发布于:2021-10-14 09:07:19
清热泻火药性味多甘寒或苦寒,功主清泄实热郁火,主治外感热病气分高热证,以及肺热、胃火、肝火、心火等脏腑火热证等。 本类药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服;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易化燥伤阴津,故阴虚津伤者亦当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尤须明辨,不可妄投;要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45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周嘉雯
发布于:2021-10-14 09:07:51
清热泻火药 主要清泻湿热郁火,主治外感热病气分高热症,以及肺热、胃火、肝火、心火等脏腑火热证等。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46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唐佳文
发布于:2021-10-14 09:07:59
天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中医药有金银花,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食物有苦瓜,白菜,绿豆等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47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李艳容
发布于:2021-10-14 09:08:11
清热泻火药多为甘寒或苦寒,入气分,走脏腑,以治疗气分证和脏腑实热证为主要作用,适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症见高热、口渴、汗出、脉象洪大,甚或神昏谵语等。如石膏、竹叶、蛇胆等等。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48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陈思
发布于:2021-10-14 09:09:16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49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黄鑫慧
发布于:2021-10-14 09:10:51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0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王彦丹
发布于:2021-10-14 09:12:17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身体上有上火的症状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1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冯原茂
发布于:2021-10-14 09:12:36
清热泻火的中药有穿心莲、大青叶、黄芩、野菊花、栀子、龙胆草等;使用清热泻火的药物最好是通过医生诊断后、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另外还可以吃一些清热下火的中成药,例如清火栀麦片、清火片等。另外还需要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肥腻的食物。生活上要按时休息、多喝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2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周桐
发布于:2021-10-14 09:13:35
清热去火的药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大黄、黄柏还有一些金银花、菊花、竹叶、生地、丹皮、大青叶等等,都是清热去火的药。但是我们在服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确定病因,体内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特别是一些实热所导致的一些相关症状,必须要到相关的医院,在医生辨证施治下,确定病因,再进行正确用药。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3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王艺涵
发布于:2021-10-14 09:14:17
黄芩黄连黄柏,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三黄”,常常用于湿郁化火在里的相关病症。同时此三味性味偏苦,脾胃虚寒者慎重使用。另外黄芩又可止血安胎,黄连又清中焦胃火,黄柏又除骨蒸清虚热。三药分别擅长泻上中下湿热热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4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吴明月
发布于:2021-10-14 09:14:32
清热泻火的药有很多,单味的中药有大黄、黄连、黄柏,还有金银花、大青叶,以及栀子、菊花、丹皮、竹叶、生地等等,这些中药都可以去除体内的火热之邪,对于改善体质有很大的作用。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5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杨西
发布于:2021-10-14 09:14:55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6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文世洁
发布于:2021-10-14 09:15:30
清热去火的药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大黄、黄柏还有一些金银花、菊花、竹叶、生地、丹皮、大青叶等等,都是清热去火的药。但是我们在服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确定病因,体内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特别是一些实热所导致的一些相关症状,必须要到相关的医院,在医生辨证施治下,确定病因,再进行正确用药。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7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冯原茂
发布于:2021-10-14 09:16:17
清热泻火的中药有穿心莲、大青叶、黄芩、野菊花、栀子、龙胆草等;使用清热泻火的药物最好是通过医生诊断后、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另外还可以吃一些清热下火的中成药,例如清火栀麦片、清火片等。另外还需要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肥腻的食物。生活上要按时休息、多喝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8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鄢雪婷
发布于:2021-10-14 09:16:26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59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杨西
发布于:2021-10-14 09:16:42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0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姚苏芸
发布于:2021-10-14 09:16:46
清热药和方,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高烧,热痢,痈肿疮毒等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候。 热证中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虚热、实热等证的不同,故清法中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药四种;清虚热、清脏腑热法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1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杨西
发布于:2021-10-14 09:17:27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2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杨西
发布于:2021-10-14 09:20:42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 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3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梅晓琴
发布于:2021-10-14 09:21:42
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性味多甘寒或苦寒,功主清泄实热郁火,主治外感热病气分高热证,以及肺热、胃火、肝火、心火等脏腑火热证等。 本类药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服;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易化燥伤阴津,故阴虚津伤者亦当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尤须明辨,不可妄投;要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4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陈智强
发布于:2021-10-14 09:25:09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5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肖云龙
发布于:2021-10-14 09:27:16
可以用于温热病的气分热证, 最佳适用于温热病高热兼有心火盛,烦躁不安的症候, 长于清心以除烦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6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贾英捷
发布于:2021-10-14 09:29:31
清热泻火药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7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刘此颜
发布于:2021-10-14 09:30:51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8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颜郁树
发布于:2021-10-14 09:32:43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69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吴芬
发布于:2021-10-14 09:32:45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270F
来自
西南医科大学-刘远
发布于:2021-10-14 09:33:57
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解瘀泄毒的功效。因为紫苏辛散性温能够解表散寒,发汗力较强,用于外感风寒出现的表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它能够行气、宽中、除胀和胃止呕,用于治疗中焦气机郁滞出现的胸脘胀满、恶心、呕逆等症状。因为辛能行善,具有理气安胎的功效,对于气瘀以后出现的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能够解鱼蟹中毒而出现的腹痛、泄泻症状。同时它具有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以及身体出现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加载更多
取消
回复
◂
1
···
7
8
9
10
11
···
24
▸
GO
发布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