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起养生第三天打卡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叶彩凤发布于:2021-10-14 07:51:30
清热泻火药的学习总结
点赞 (0) 回复
60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罗安东发布于:2021-10-14 22:15:22
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疼。其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下一切癥瘕积聚,能开心下热痰以愈疯狂,降肠胃热实以通燥结,其香窜透窍之力,又兼利小便。性虽趋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齿疼,用之皆为要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施小龙发布于:2021-10-14 22:15:55
清热下火的药有很多,单味的中药有大黄、黄连、黄柏,还有金银花、大青叶,以及栀子、菊花、丹皮、竹叶、生地等等,这些中药都可以去除体内的火热之邪,对于改善体质有很大的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语发布于:2021-10-14 22:18:39
清热泻火药性味辛寒,适用于一系列热证,尤其是热在气分。但因其大辛大寒,易损伤脾胃,使用时当注意顾护胃气。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常见的清热泻火药有: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佳琦发布于:2021-10-14 22:18:58
知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主治病证】 (1)热病壮热烦渴。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 (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佳琦发布于:2021-10-14 22:21:09
知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主治病证】 (1)热病壮热烦渴。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 (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牟明娟发布于:2021-10-14 22:24:29
清热泻火药有石膏,知母,芦根,竹叶,栀子,天花粉,夏枯草,决明子(泻火明目消肿散结),青葙子(泻火明翳),密蒙花(泻火养肝明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海霞发布于:2021-10-14 22:30:17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元月发布于:2021-10-14 22:33:06
清热泻火药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等。性味多苦寒或甘寒。能清气分实热,适用于外感温热病气分热盛;能泻脏腑之火,适用于脏腑(肺、心、肝、肾、胃)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0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菲菲发布于:2021-10-14 22:36:33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娄本孝发布于:2021-10-14 22:39:09
浮 萍: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透疹止痒 (发散风热药)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祛风止痛 薄 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化湿和中 牛蒡子: 疏散风热, 宣肺祛痰, 利咽透疹, 解毒消肿 /滑肠通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陈培发布于:2021-10-14 22:39:16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陈培发布于:2021-10-14 22:40:23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琳发布于:2021-10-14 22:55:34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身体上有上火的症状,要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清热泻火药物来进行治疗,在生活当中要多饮水,有利于新陈代谢毒物排出,饮食当中要避免吃些辛辣刺激性过强食物,以免加重上火症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胡倩倩发布于:2021-10-14 22:56:17
清热去火的药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大黄、黄柏还有一些金银花、菊花、竹叶、生地、丹皮、大青叶等等,都是清热去火的药。但是我们在服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确定病因,体内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特别是一些实热所导致的一些相关症状,必须要到相关的医院,在医生辨证施治下,确定病因,再进行正确用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琳发布于:2021-10-14 22:57:51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身体上有上火的症状,要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清热泻火药物来进行治疗,在生活当中要多饮水,有利于新陈代谢毒物排出,饮食当中要避免吃些辛辣刺激性过强食物,以免加重上火症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胡倩倩发布于:2021-10-14 22:59:18
清热去火的药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大黄、黄柏还有一些金银花、菊花、竹叶、生地、丹皮、大青叶等等,都是清热去火的药。但是我们在服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确定病因,体内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特别是一些实热所导致的一些相关症状,必须要到相关的医院,在医生辨证施治下,确定病因,再进行正确用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胡倩倩发布于:2021-10-14 22:59:52
清热去火的药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大黄、黄柏还有一些金银花、菊花、竹叶、生地、丹皮、大青叶等等,都是清热去火的药。但是我们在服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确定病因,体内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特别是一些实热所导致的一些相关症状,必须要到相关的医院,在医生辨证施治下,确定病因,再进行正确用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王琳发布于:2021-10-14 23:12:40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及清胃黄连丸等,中药主要包括黄柏、栀子、黄莲、石膏、知母、生地等,适用于高热、烦躁、口渴的人使用。身体上有上火的症状,要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清热泻火药物来进行治疗,在生活当中要多饮水,有利于新陈代谢毒物排出,饮食当中要避免吃些辛辣刺激性过强食物,以免加重上火症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1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郭丁菊发布于:2021-10-14 23:14:58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冯海燕发布于:2021-10-14 23:36:30
清热泻火药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清热泻火药常用于治疗风邪化热、结于三焦或风热上攻引起的火证;证见头痛、头晕、目赤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数等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赵江发布于:2021-10-14 23:41:23
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发汗解表作用比较和缓,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重,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等证。 西南医科大学-得清王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进发布于:2021-10-14 23:41:27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田欣发布于:2021-10-14 23:53:00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郝丁漪发布于:2021-10-15 07:12:06
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疼。其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下一切癥瘕积聚,能开心下热痰以愈疯狂,降肠胃热实以通燥结,其香窜透窍之力,又兼利小便。性虽趋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齿疼,用之皆为要药。 西南医科大学-杨圣堃 清热泻火药性味辛寒,适用于一系列热证,尤其是热在气分。但因其大辛大寒,易损伤脾胃,使用时当注意顾护胃气。清热泻火药包含的药物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秦豪阳发布于:2021-10-15 07:21:18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郑欣发布于:2021-10-15 07:25:30
清热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7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魏全国发布于:2021-10-15 07:25:51
泻火药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知母:质润生津, 善治内热消渴 西南医科大学-向高菲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8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莉发布于:2021-10-15 07:26:06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常见的清热泻火药有: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9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唐桂林发布于:2021-10-15 07:29:09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0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何春梅发布于:2021-10-15 07:32:02
清热泻火药类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盛的病证,故称为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适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常见的清热泻火药有: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