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陈羽嘉发布于:2021-10-14 15:43:48
一、清热泻火药概念 性味甘寒或苦寒,清热力很强,具清热泻火之功效。适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气分湿热证 见高热烦躁、汗出、口渴欲饮、苔黄、脉洪大有力。 脏腑火热证 心热:口舌生疮、心烦不眠。 肝热:急躁易怒、目赤肿痛。 肺热:咳嗽气喘、咳痰黄稠。 胃热:口臭、口渴、龈肿、善肌。 膀胱热:尿短赤、涩痛。 二、清热泻火药功效比较 石膏——内清肺胃之火,外界肌肤之热。煅生肌收敛。 知母——性偏清润,滋阴润燥,退骨蒸。 芦根——除烦止呕,利尿,排脓,透疹。 天花粉——解毒,消肿排脓。疗疮痈肿毒。 栀子——清利湿热,凉血止血,主三焦火热证。 竹叶——清热利尿,偏清心火,疗热淋,口疮。 淡竹叶——清热利尿,偏清心火,偏清小肠火。 寒水石——清热泻火,缓解炽热疼痛,善治水火烫伤。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疗瘿瘤,瘰疬。 决明子——润肠通便,主内热肠燥便秘。 密蒙花——养肝,退翳。主肝热,肝虚目疾。 青葙子——泻肝火作用突出,主肝热目疾。 谷精草——疏风,退翳,主风热,肝热目疾。 鸭跖草——疏风,解毒,利水消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