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大事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跋涉奋进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历史起点。历史发展的大逻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矛盾提出了变革要求 中华民族创造了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先进文明。但到了近代,封建君主专制的清王朝日益衰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和先进文明。 从1840年开始,英国等西方列强用*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在这两大矛盾的运动过程中,中国的一批批仁人志士试图以不同的方式解救和发展中国,但都一次次失败。中国社会在震荡中苏醒、思考,在震荡中探索、变迁。革命与改良,变革与保守,进步与倒退……种种思路、种种道路、种种思潮、种种力量,就像黄河初春开河时断裂的冰凌,激烈地涌动,积蓄着能量。中国社会酝酿着一场新的更大的变革。 (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为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李大钊也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发起全面挑战,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历史方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中国人看到了一个现实的工人阶级的政权,社会主义已经不仅是学说,而是实际的存在。 十月革命之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中国知识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俄国经验和社会主义的热潮,新文化运动也迅速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李大钊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全面介绍马克思的学说,认为中国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在对各种思潮进行比较分析和将苏维埃俄国作为现实印证的基础上,一批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 (四)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日本蛮横地要求无条件接管德国在胶州湾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在山东的一切其他权利。随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伟大觉醒的标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早期党组织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组织基础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一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将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探讨建党问题。1920年8月和10月,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成立。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各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六)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帮助 1920年4月,俄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派遣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商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事宜。共产国际在上海成立了东亚书记处,专事开展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会合。他们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上述这些多方面相继汇聚形成的历史大趋势、大背景、大呼唤中,中国共产党如破茧的蚕蛹、新生的凤凰,呼之欲出了。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从7月23日到30日,党的一大一共开了6次会议。7月30日晚上的第六次会议原定通过各项文件并进行选举,但在上海继续开会出现了安全问题。经研究,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租用的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擎天撼地大胜利 随着党的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也由此拉开帷幕。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经过了建党、大革命、*战争、全民族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在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擎天撼地的伟大胜利。 (一)工农运动崭露头角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发动工农运动。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共产党合法的公开的劳动运动”。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时期的斗争表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目前阶段主要应集中力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且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带着这些经验,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 (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浪潮 党的二大进一步认识中国国情,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确定了建立联合阵线的方针。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同年5月爆发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北伐作战中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 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汉举行。大会没能挽救大革命的失败,但在党的建设上有很大建树,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将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为中央委员会,新设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927年7月15日,*召开国民党会议,以“分共”名义,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 (三)*战争波澜壮阔 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党随后发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领导的湘赣边界地区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不久到井冈山会师。 1928年党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1928年下半年至1930年初,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革命热潮。党领导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一系列革命根据地,开始局部执政的尝试。*作为民主革命最重要的任务,在各根据地轰轰烈烈展开。党制定*的路线,实行“耕者有其田”,给根据地面貌带来了重大变化。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1934年10月起,中央红军等四路红军被迫相继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前后,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系列会议,确立了以*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随后又战胜张国焘的*主义。四路红军先后完成长征,会师陕北,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北方。留在南方的红军部队,坚持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到达陕北后,党中央分析了日本入侵中国后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时局的转换。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开展第二次合作。*战争结束,中国共产党进入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期。 (四)抗日战争挽救民族危亡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建立起各种抗日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党推动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部队及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人民投入抗战洪流,成为全民族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成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坚持持久战和实行人民战争,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中流砥柱。 党在抗战期间加强党的建设,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尤其是开展延安整风,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至6月,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形成了三大作风。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随后,决定用“打倒蒋介石”作为最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方针。 1947年,国民党军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向陕北、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举行。全会着重强调党的工作重心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要求坚持“两个务必”。3月23日,*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于25日进入北平。中国共产党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考场”,开始了全国执政的大“考试”。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圆满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10月1日,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震撼世界的巨大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