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日志3

用户头像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项瑞雯发布于:2022-08-22 19:12:07
初步了解“亭趾高跷” 7月7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创业学院“解码运河非遗 唱响共富篇章”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之后“亭趾高跷非遗”的采访做了前期的背景调研,了解了“亭趾高跷”宋代叫“踏桥”,清代始称“高跷”,俗称“踏高跷”。“高跷”又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和各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是一种庙会节庆期间的民间娱乐活动,在周边地区极具知名度。“亭趾高跷”的表演,在当地民众中被称为“踩高跷”或者是“踏高跷”,她伴随着庙会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而产生,是旧时传统庙会中一项常见的表演活动。据传,“亭趾高跷”创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一代一代地在民间传承了下来,至今已有着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2006年12月,“亭趾高跷”被列入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调查,我们对亭趾高跷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写完了基本采访稿,提出基本的采访问题,修改采访问题。 7月7日下午,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前期的工作,进行的采访调研的录制视频进行收集整理,进行整理总结,剪辑成完整的视频,制作成相关花絮。总结前段时间的调研采访经历。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