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社会实践日志

用户头像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陈祎苒发布于:2022-08-04 10:57:31

在社会实践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另一项的非遗调查,即“亭趾高跷”。

“亭趾高跷”历史悠久,是一种庙会节庆期间的民间娱乐活动,在周边地区极具知名度。据传,“亭趾高跷”创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一代一代地在民间传承了下来,至今已有着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联系了亭趾高跷的负责人,兴旺村的副村长张明先生,参观了高跷展馆。了解了高跷的历史、文化以及传承情况。从村长那里得知,2005年,为弘扬传承亭趾高跷民间艺术瑰宝,兴旺村广泛动员村民,经报名初练,选拔重组二十余人的高跷队。在传统的表演中,高跷主要是以出演一些三国、水浒之类的古代剧情为主,而现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表演会更向社会现状贴合,以故事形势为主,包括一些赶庙会、赶集市等等娱乐项目。

在为我们播放着高跷宣传片的同时,村长也向我们介绍着展示在墙上的一面关于高跷的各项荣誉。在2006年12月,亭趾高跷被列入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高跷表演由于疫情因素的影响,在以往的展演游场中出演较少,但是在一些大型的艺术比赛以及文艺汇演中仍有出场。同时,在高跷列入非遗名单后的十余年中,仍有许多优秀的高跷队成员积极将高跷表演推广出去,并荣获了许多奖项,这些也为高跷的发扬,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随后,我们在村长的带领下走访了高跷第一代传承人——胡文浩老先生,他今年已经有85岁的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老先生从12岁就开始接触并学习这项技术了,用他的话来说,他就是“贪玩”才会去传承非遗。高跷最早就是因为人们够不着树上的果子,所以发明出这么一个装置来增高自己。而上个世纪的老房子也多有房梁加筑,为老先生年少时练习高跷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高跷本身就有着步步高升,登高望远的美好意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时代也会赋予它新的意义,使其带有新时代的特点。但是不管时间如何变化,这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坚定不移再创新高的热忱也会贯穿古今,并薪火相传。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