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原因,闽都文化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外来文化,所以福州人乐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较少顽固性;福州人讲究宽容,善与人处,较少排外性;福州人目光远大,心胸开阔,较少狭隘思想;福州人地域观念不强,易于吸收外来文化,较少门户之见。因此,吸收快、传播快、结果快,是闽都文化的又一特点。如福州宗教的发展,不仅广泛容纳了全国各民族的多神宗教,而且较早地传播外来的摩尼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尤其是佛教禅宗五宗的创始都与福州密切相关。至今福州民众中仍延续着多神的信仰。 再从闽剧、闽菜的形成、发展来看。闽剧艺术,即昆曲、弋阳腔、徽班、京剧等多种剧种,与福州方言戏融合的产物。闽菜(主要指福州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它有自己的特色,但在形成与发展中,不断吸收外来的养分。南宋以后,“苏杭雅菜”烹调方法的引进,促使福州菜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五口通商后,福州菜又采纳了“京广烧烤”的特点,丰富自己;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州菜的烹调在擅长用糖、糟的基础上,融粤、鲁、川乃至西洋菜之长,使之跃上新的台阶。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