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文化即福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福州地处中国东南一隅,西北多山,东南濒海,其文化既与中华文化同根,又形成独具的特色。
一、闽都文化的渊源
闽都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它离不开中华大地,离不开闽都本身的地理和历史,也离不开周围的影响。它的渊源主要来自古闽文化、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一)古闽文化
福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是福建历史发展的缩影;而福州先秦时期的文化,则是闽族和古闽文化发展的代表。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闽族先民应是壳丘头、昙石山的主人。
1.壳丘头遗址。它位于平潭县平原乡南垄村,是福州乃至福建全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距今五千五百至六千五百年。1985年秋发掘面积八百多平方米,共清理贝壳坑二十一个,墓葬二座,以及一批石、骨、玉、贝、陶器,打制石器与磨光石器并存,磨制不精;陶器以夹砂陶为主,胎厚、质松易碎,制法原始。可看出壳丘头人背山面海而居,主要靠讨海为生,农作物以薯、芋为主,狩猎以鹿、野猪等中小动物为主;还有“树皮布打棒”,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用树皮制作衣服。
2.昙石山文化遗址。它在闽侯县甘蔗镇恒心村,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代表闽族先民的氏族社会文化,距今四千至五千五百年。从1954年开始,经过八次考古发掘,至今共出土陶、石、骨、玉、牙、贝等六类三十三种、近千件文化遗物。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其中以石锛为多,还有石镰、石镞、骨镞和陶网坠等;陶器以釜为主,其次是豆、罐、杯、碗、壶、簋等,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农耕生产,但狩猎捕捞仍是生产补充手段;他们也掌握了原始纺织技术,而几何印纹陶,则是中国南方先民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
昙石山文化,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江西吴城文化相比较,虽然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更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横剖面为三角形的石锄在北方就不多见;石锛也与江西、广东的有明显不同。这说明它是一处具有典型地方色彩的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