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后中美关系更差,未来两国或走向全面对抗

用户头像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黄清钒发布于:2020-08-22 16:53:09

一.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可追溯到2017年,特朗普执政以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观察,2009年开始中美关系就逐渐朝不好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中美关系已经开始变化,只不过不像特朗普上台后那么显著。今天中美关系里的各项问题,包括经贸摩擦、香港、台湾、人权、南海、技术脱钩、知识产权等问题,在2017年特朗普上台前就已经开始。

特朗普和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以及身边的其他幕僚,均把中国确定为主要战略对手,即战略“竞争者”和所谓“修正主义国家”。“修正主义国家”的意思是说中国想要修整现在的国际秩序,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不满。然后,美国声称要用全政府的方式同中国进行全方位的长期战略竞争。

 特朗普执政期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后变成贸易战。今年初,随着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贸易战告一段落。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要在接下来两年里*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包括油气、农产品、制造业产品以及金融服务,还有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停止强制技术*、放松汇率管控等。

 特朗普原本打算在今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以后进行第二阶段经贸谈判,但是中美都发生了严重疫情,第二阶段贸易谈判的时间和结果变得更加不确定。也就是说,中美贸易争端暂时熄火,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美国并没有取消第一阶段协议签订之前对中国加征的很多关税。

 第二阶段谈判的重点,应该是针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市场准入、外商投资审查、网络安全等。

 今年1月新冠肺炎爆发,中国本来希望在两国共同对抗新冠肺炎的情况下有更多合作,但是美国的反华言行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变本加厉。

这次疫情发生以后,美国政府对中国不仅态度多变,表现也前后不一。特朗普刚开始还赞扬中国的抗疫工作透明公开,副总统彭斯也表示中国跟美国是在合作。后来就逐渐发生变化,特朗普在讲话中直接将新冠肺炎病毒称为“中国病毒”,反驳美国军方把病毒传到中国的说法。现在,美国在很多方面对中国造谣摸黑,单是疫情方面也说了很多坏话。

总之,中美之间当前外交信息比较混乱,两国关系整体上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爆发好转,反而更坏。

 未来,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国会继续在贸易关系、技术竞争、网络安全、台湾、香港、涉藏、涉疆等很多问题上,出台新的政策和举措,加强部门协调,对中国全面施压。

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对华竞争战略,再加上美国朝野对中国既有的负面印象,都让我们对未来几年美国的对华政策难以乐观。

 二.中国对美政策和态度

 今年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杨洁篪指出,“美国一些政客不断诋毁中国和中方防控努力,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中方正告美方,任何诋毁抹黑中国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必将遭到中方坚决反击。中方督促美方从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愿出发,与中方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蓬佩奥则称,中国指责美国军方散播了病毒,是对美国进行污名化,美国对此非常不满意。中美双方此次通话其实都很不愉快,互相指责对方损害了中美关系、损害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近两年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智库、媒体、民间舆论,对美国的态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关系都被视为是重中之重,应该坚持对美国韬光养晦原则。如今,这些看法已经从主流舆论平台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对美国应该针锋相对,敢于亮剑。文艺作品以及各种视频、文章中,甚至已经表示对美国不能再抱希望。

 在宣传方面,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提升以中国方案引领世界潮流的自信,成为正能量和主旋律。比如中国在这次治理疫情期间的表现,主流宣传总体评价非常成功,称中国给世界立了一个标杆,也开始对世界各国进行支持,包括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

在经济、技术、人文交流方面,中美双方都在减少对对方的依赖。中国在对美国贸易、投资、金融、技术等领域,更加强调自主创新。我们不希望*、技术脱钩,但正在为此做思想和物质的双重准备。中国需要的产品,不管是5G、航空发动机或者其他,应该自己制造。美国人也在警惕,比如美国现在进口中国很多的医疗产品和药品,也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疫情期间,外交部发言人还严厉批评称,美国第一个从中国撤出使领馆人员,第一个对中国公民采取全面限制措施,不断制造散布惶恐,带了一个坏头。鉴于美方的态度和措施,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月24日提醒中国游客切勿前往美国旅游。中美双方互相之间的意见、反感已经到了如此程度。

 整体而言,我们对美国的不信任和反感达到了中美建交41年从未有过的程度。

 与此同时,中俄关系已经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也更加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重新树立“国际统一战线”观念,对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加大了工作力度,也取得成效。在没有美国参加的国际机制中,比如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等,中国起到了引领作用,包括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这都表明,美国对华政策的巨大转变,中国已有清醒认识,并做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路和具体政策上的调整,方向是更加坚决地竞争、斗争。中国总体上强调对美国要丢掉幻想,准备面对惊涛骇浪般的挑战,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强竞争意识。

 对美外交表态目前还保持和缓,即坚持“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疫情发生以后,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通电话,也表示双方需要合作。

 三.中美关系的综合判断

 近几年来,中美经济、军事实力的对比继续朝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各自国内的政治生态也都出现了明显变化。美国政治极化,即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争论非常激烈,而且身份政治很突出;中国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等力度更大,意识形态、网络管控也比过去更严厉。中美双方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因此越来越突出。

 贸易战只是中美关系恶化的一个征兆,而不是原因。贸易战暂时掩盖了其他领域的冲突。

 中方的应战态势初期比较被动,2019年秋季以来,中国更加强调打主动仗,树立斗争观,面对美方紧锣密鼓的反华攻势,不断回击。新冠疫情以来,两国高层交往进一步减少,以“隔洋喊话”为主。疫情防控的客观要求也使双方难以私下沟通,这对缓和冲突不利。

 双方的旅游、人文交流、科技合作方面也都处于停滞状态。过去曾经起过一定沟通作用的中美“二轨对话”,即政府官员和政府代表以个人身份,和对方政府官员或代表进行对话,现在已经停止。智库的互访也很少。由于政治顾虑和交通阻隔的双重原因,至少短期内这样的对话都没有再启动的希望。

 同中美建交以后发生的历次危机相比,这一阶段的中美关系滑坡时间长、领域广、感情色彩浓、民意基础深。中美关系的这一轮危机不是突发的,是长期下滑的加速。斗争范围涉及军事、贸易、人权、台湾、香港、西藏、新疆,还有这次疫情,几乎囊括所有领域。双方民意的反应也开始向负面发展。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