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
实践的第二天,我被分配到讲解“镜中画”这个仪器。这个仪器主要是让小朋友看着镜中的五角星进行描画。在讲解之前我自己尝试后发现,看着镜子里的五角星比只见看着实物进行描画难得多。其原理是镜子里的方向与实际相反,但尽管知道这个事实,我们在进行描绘的时候大脑还是需要多进行一步加工,导致我们描绘的速度变慢,错误率增高。这源于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镜画实验,用以分析动作技巧的形成。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先简单讲解了该仪器的使用方法,让小朋友体验一段时间后,再让他直接看着图案进行描绘以体会难度的差异,最后讲解看着镜子绘画速度慢错误率高的原因。如此讲解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小朋友虽然对这个仪器的热度很高,但并非对其中的原理感兴趣,更多的是想要多练习以很好的完成绘画的任务。这其实让我挺挫败的,我一度以为是自己讲的不够好不够有意思,但是后来想到我学习的发展心理学知识又释然了。根据皮亚杰发展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对于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形象理解上,抽象思考能力并不强,或许体验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法了吧。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