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小分队 吴雪 个人实践日志(7月13日)

用户头像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吴雪发布于:2020-07-18 23:59:54

2020年713日,社会实践第一天目的地是良渚博物馆。

2019年76日,在第43界遗产大会上,经过13分钟的审议,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谈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习近平主席曾言:有利于突出中国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提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民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而今天我们小组来到了良渚文化博物院,良渚文化博物院共有三个展区一个大厅以及一个专门记录良渚文化遗址申遗过程的展区。我们最先进入的是良渚文化遗址申遗过程的展厅,“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7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了解到申遗的9个步骤,从最先的确定申遗范围到最终的申遗成功,共历时两年四个月左右。看到一次次修改的厚实的文本,知道申遗的不容易,国家、人民为此付出了很多。

关于展厅,不同的展厅展示不同的文物,简单的分一下,第一展厅主要是关于农耕文化日常生活第二展厅名为文明圣地,突出了良渚古城选址科学、规划合理、体量宏伟的特点。展示了宫殿区、内城、外城的三层布局结构以及古城外围的大型水利系统。第三展厅名为玉魂国魄,展现了良渚文明的玉礼器规格等级高、制作水平精湛以及蕴藏这之后的良渚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统一的宗教信仰,是影响中国数千年“礼制”的重要源头。

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石犁、石铲、石刀等,我们惊讶于那些成套而制作精良的生产工具,因为在同期的考古文化中是最复杂的并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可以从中想象,良渚先民已经实现了饭稻羹鱼、渔猎采集。其中博物馆的志愿者给我们仔细解说了关于玉器的部分,其中的玉器切割让我们更加清晰认识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而玉器的区分让我们了解到良渚文化玉器是史前玉器发展的高峰,而其背后所包含的权力、地位、身份值得一探。

每一段历史文化都记载着人类过去的兴衰成败,每一个被记录的历史事件,都不是简单的花开花落,而是蕴含着复杂的因果。而通过这次参观良渚博物馆的体验,相信我们更能理解文化的意义,也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