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炎炎夏日挡不住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粽子飘香,古风流长。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由于小人谏言,最终因报国无望投身汨罗江自尽。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