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第三天

用户头像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刘文娟发布于:2019-08-02 16:30:40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大雨转多云 我和小伙伴来到了九峰垃圾焚烧处理场,这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我们坐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车才抵达。负责人朱经理带领我们参观整个垃圾焚烧场的内部构造,以及垃圾焚烧的过程。首先,我们了解了什么叫做垃圾,垃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这看似简单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并非能答上来,这也弥补了我知识点漏洞。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个焚烧场原先是由政府主张并建设的,但是由于一开始建设这个工程的时候遭到了村民们的反对和*。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这次事件也被称为510事件。类似这种事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被称为“邻避效应”。后来在光大国际的帮助下,居民们渐渐明白这是对人民有好处,有建设的举措,便不再阻拦。杭州垃圾处理厂解开了“邻避”的结,也被央视表扬了一番。我们还了解到,整个焚烧处理过程是绝对安全无污染环保的,从垃圾进场到发酵到焚烧到残渣的处理再到烟气的排放,有效做到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转化为电能的原理,焚烧场可以有效达到焚烧发电的效果,不仅可以满足焚烧场用电的需要,还可以将电运输到杭州市内,供居民使用。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从源头将垃圾分类的任务贯彻落实,并减少垃圾的产生,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