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疫情防控应急体系激活,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工作重点,针对春节疫情防控形势变化,要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建设,建立网格化、扁平化管理模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于疫情防控负有主要责任,要将“四方责任”细化到人,加大行政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春节期间要坚持领导带班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随时掌握了解疫情防控形势,认真做好防控与应急处置的有效衔接。
第二,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常住人口500万以下的城市,通过统筹省内资源,具备在2天内完成全员检测的能力。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通过统筹省内资源和国家支持,具备在3—5天内完成全员检测的能力。要对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等高风险人群至少每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服务业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抽样检测,对一些重点场所定期开展环境核酸检测。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还要快速、准确做好核酸检测试剂质量监督评估,建立培养专业队伍。
第三,加强流调溯源力量。一旦发现确诊病例,疾控、公安、工业和信息化、通信、交通运输等方面,要通力配合,最快的时间找到感染源,排查出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以及行程轨迹。相关专业部门要开展多链条追溯分析,“人”、“物”同查,摸清疫情传播的脉络,提升病毒基因测序能力。预防、排查、溯源、管控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在与病毒赛跑,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第四,严格重点人员隔离管控。各地要按照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一人一间、集中隔离”的要求,提前准备好一定数量、可随时转换的隔离房间。做到隔离人员12小时内*到集中隔离场所。隔离区内配齐送餐人员、垃圾清运人员、保安人员和医务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隔离场所启用后不得提供与隔离无关的服务。管控升级、排查彻底、应急响应及时,有效阻断感染源扩散蔓延。
第五,全力以赴加强医疗救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要求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发现感染者后,确保2小时内转往定点收治医院。要选择综合救治力量强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符合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条件的综合性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并按照不低于床位总数的10%配置重症监护床位。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抢救最重的患者,绝不抛弃、绝不放弃一个生命。
第六,突出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七小”行业都是疫情防控的监管重点领域,要将压力和责任落实到乡镇街道,落实到村和社区;对于返乡的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和体温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于村里的活动室、老年机构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于有个头疼脑热,小诊所、小商店、要发挥“探头”效应,及时上报。
第七,及时公布疫情防控信息,提前做好物资服务保障。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有序已经接种疫苗,针对排查出的确诊病例,行程轨迹,中高风险区要及时公布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