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是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六团九队赴浙江温州瑞安东源村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今天我们将探寻鼓词的前世今生。
温州鼓词又名瑞安鼓词,是流行于浙江省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
温州鼓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学形式角度来看,它是和唐代的变文一脉相承的,因为"敦煌变文是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先驱。"关于它的具体形成时代,一说始于南宋。持此说者以当时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作为分析论证的依据。温州鼓词发源于"鼓词之乡"--温州瑞安,故亦称瑞安鼓词,俗称"唱词"、"门头敲"。它是流传在温州地区属大鼓类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华东和浙江省民间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美誉,是温州及浙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艺术。
早上,我们到达村民活动中心与老人们一起看鼓词,老人们眼中的着迷一笔一划的写着热爱。老人们在细细的给我们讲述着鼓词文化的历史,以及在他们年轻时鼓词的盛况。他们开始说起便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毫无保留的分享让我们豁然明白,鼓词文化是深入他们骨髓,不可分割的那一部分。之后,我们又在东源村里走访了村庄了解了村民们对鼓词文化的看法,村民们纷纷表示对鼓词文化传承的担忧。
下午,我们采访到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方克多。具了解,温州鼓词的濒危状况严重。演出场所迅速缩小,现仅存一处,且已经多年没有演唱。大部分年轻人对传统艺术不感兴趣,观众和艺人减少,年龄层次老化。由于文革的冲击,一批老艺人都退出舞台,大部分转业,至今又相继衰亡,所剩有艺术成就的老先生廖廖无几。而原始的鼓词,大部分记在艺人脑子里,因没有本子,失传很多,迫需从老艺人口中记录下来。
总之,温州鼓词缺乏年轻公众参与的内动力,出现文化断层现象,失却了昔日和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氛围,开始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淡忘。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