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有幸阅读了鲁迅先生的著作——≪朝花夕拾≫,坐在书桌前,细细品味着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记录的确是他幼年时期的故事,晚年想起幼时的事情,如同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失去了盛开时的鲜艳和芬芳,但夕阳的照耀使得它别具一格。《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一九二八年完成。这本书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其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醋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时影的《五猖会》;描绘速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挚友《范爱农》。《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因禁人的旧社会,也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是鲁迅回忆自己在童年时,在百草园的美好时光。这篇文章多次用了景色描写,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一句话就用了景色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的景色优美与神奇,表现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回忆。这篇文章还加入了《*》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一份神奇的面纱。幼时的鲁迅受此影响,天天等待着*的出现,等待着老和尚给他一个神奇的盒子,但是终究没有出现。显示了作者丰富而天真的内心世界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我想鲁迅先生是为了告诉我们,要珍惜童年时光,宝贵的回忆一定要好好保存,不要失去了再去后悔。童年对于我们而言,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