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会计信息管理04班“阅读红色经典好书分享”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陆宏宇发布于:2021-07-14 23:53:55

通过阅读红色书籍,珍惜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活动推荐108本红色书单,学生可以从中选择阅读一本红色书籍并撰写读后感。

作品形式:文字

作品字数不少于800字。

要求:作品为读书心得;作品标题要紧扣活动主题,作品内容与文章标题相符,言之有物,感悟深刻,给人以启迪;作品内容完整、设计合理,层次分明,段落整齐,逻辑性强,语言通顺,富有文采;作品自留底稿。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黄丹怡发布于:2021-08-15 15:50:01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州理工学院-郑梅云发布于:2021-08-16 12:02:49

《红岩》读后感

      读完罗广斌和杨益言同志用血泪铸成的英雄史诗,我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1948年,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垂死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为了表现这种在全局上我们处于绝对优势而在局部处于暂时劣势的局面,作者将笔触从渣滓洞、白公馆伸展开去,把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重庆解放前夕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最后一幕。

      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换来的一步步前进,都是为了重庆乃至全国的解放,即使前路布满荆棘,血流成河,也无法阻挡解放的步伐,胜利的步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借竹子赞美了顽强执着的品质,也是对红岩精神的一种解读。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的这首诗诠释了江姐等地下党员的珍贵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在当时珍贵,在现在亦是如此。2020年的疫情来的迅猛,面对口罩,医疗人员的短缺,一批批志愿者,医生,护士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守住家园,驱赶病毒,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几十年前的地下党员为了人民的解放坚持不懈,视死如归;几十年后的今天,医护人员为了人民的健康坚持不懈,不畏艰险。

    《红岩》 让我更加了解战争和革命。它们不只是我所认为的将一腔热血投入到战场去那么简单。挣扎、反抗和斗争都是伴随着无穷的黑暗,而黑暗则需要人们用光明,用信仰去驱散。新中国就是这样可爱的人建立的,一路前行,却始终不忘初心,只因他们坚守信仰。有了希望,就不会有对苦难的抱怨;有了信仰,一切就都有了意义。

       今天,我们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面对疫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们要相信:“只要春天还在,我们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这场无硝烟的战役我们一定会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陈思婷发布于:2021-08-17 20:10:3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历史的车轮滚过,在文学的长途中留下了一件瑰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诞生在苏联的战争年代,在残酷的战争与战火的硝烟中,他决定持笔战斗于文学,一篇篇文章字里行间都住满了革命的热血,他就是俺是特洛夫斯基,一位苏联的文学巨匠。因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荣获了最高的荣誉——列宁勋章。 保尔柯察金,一个有勇有谋的青年,一个在血与火交织的时代里杰出革命战士的代表。柯察金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和恶劣的劳动条件下锻炼成长,在烈火和“骤冷”的特殊环境下百炼成钢,这为他的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他的幼年世界中,没有明确而坚定的信念,整天只是为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而工作,周而复始、碌碌无为的生活使他厌倦。在接触到革命战士后,革命的热情给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柯察金抛弃了浮华、碌碌无为的生活,毅然毅然地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并一路披荆斩棘,艰苦卓绝,跟随苏联红军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的脑海一定会出现那烈焰熊熊的炼钢场面。古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其实,人生就如同大熔炉,每一块坚硬的钢都需千锤万击的磨练。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但我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纷飞的战火中,面对生于死的考验,他没有退缩,枪林弹雨中,一枚又一枚的弹壳留在了身体里;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里,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身体残疾,风寒症甚至失明的交迫中,他依靠顽强的意志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著作!保尔柯察金不屈服命运,终于让自己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 人生的旅途曲折,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到我们不要灰心,要记住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以保尔为榜样,永不言弃。这本书中的一句经典一直激励着我,保尔所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这血与火的青春,我们不应该害怕困难而任其随波逐流,在学习与生活中,难免会受伤。在冶炼的过程中总不免要遭受各种焚炼,但千万不要抱怨困难,我们应感谢上苍赐予我们这样困难与磨练。 保尔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并不意味着他身上凸显的精神品质一同泯灭。相反,在越来越强调自我,张扬个性的今天,关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探索应该更深一层地吸引我们。 珍惜当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臂之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郭继苗发布于:2021-08-17 22:59:21
《母亲》读后感 一本好书让我的假期更加精彩,一本好书让我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一本好书让我自己的世界更加成熟,而《母亲》就是一本好书。《母亲》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群众革命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罢工,农民和工人在斗争中结成同盟。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因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小说中,儿子被捕,母亲独自生活,她与女革命家索菲娅一起去农村散发禁书,参加法庭审判,她听到了儿子的演讲,无尽的悲痛更坚定了她追求真理的决心。在小说的结尾,儿子帕维尔和他的战友被判流放,母亲落入宪兵手里,小说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小说的基调是乐观的,帕维尔在法庭上喊出了“我们一定会胜利”的预言,预示着光明的前途一定会到来,这就是高尔基作品的主题思想。  《母亲》显示了工人虽是牺牲品,但也有它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说明了感情是无价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他对于情感的权力,不管是工人,还是革命斗争者,作者还突出描写了这些英雄人物美好崇高的感情世界,母亲对儿子的母爱,巴威尔和沙馨卡的爱情,革命者间的友谊等,写的是那么真挚感人。《母亲》让我深刻地感受了母亲,巴威尔及其其他无产阶级的人物,他们也有自己的英雄形像。同时我也在深深的思考,为什么在其他作家的眼中工人就是社会的牺牲品?难道工人生来就是当牺牲品的吗?难道工人就没有自己的英雄形象吗?难道工人就应该低人一等吗?不,在革命时期工人也有自己典型性格和环境,他们也是支撑社会的英雄。我脑中又泛起曾经有过的一种想法:革命者没有感情吗?这本书却十分肯定的推掉我这种想法,“它”通过描写革命者美好的情操和无产阶级人性美,深刻揭示了革命者的精神世界,让我不得不承认革命者是有感情的,而且他们的情感世界比平凡人来的丰富、精彩。  这部小说使人热血沸腾,令人强烈地感受到可敬的革命者们的勇敢不屈、正气凛然,由衷地赞叹他们对理想的坚持,钦佩他们对伟大事业的献身精神。特别是母亲这个人物的思想转变,由胆孝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热爱生活、传播真理的革命先驱。这壮丽、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着我,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叶陈芳发布于:2021-08-19 00:10:22
读《红日》有感 鲜艳的红旗,高擎在登上孟良崮高峰的英雄战士们的手上,在夏天的山风里招展飘荡,在红日的万丈光芒的照耀下面,焕发着骄傲的炫目的光辉。” 《红日》这本小说以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为主线,从1946年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写起,正面展开了我军英勇作战、不断进取、最终全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宏伟画面,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率领着伟大的人民军队由弱到强、披荆斩棘、克服万难、最终胜利的历史进程。走进《红日》,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无数爱国将士们在解放战争中热血拼杀的动人场景,勇猛善战的连长石东根、坚韧不拔的军长沈振新、平易近人的副军长梁波……无数心向光明、志向远大的革命英雄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让我回想起近代发展中祖国的艰辛历程,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和平与统一大业而出生入死,正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之中为广大人民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就像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带领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信念坚定地向前迈进,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最终使用“小米加*”的简陋设备打倒了一切反动势力,让伟大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光辉的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随风飘扬,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模样! 新中国成立至今,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如此美好的生活。祖国依旧在不断发展,时代更应要求更多的英雄的挺身而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奋斗。我们面临的是世界范围的全新挑战与全新使命。时代在变,但我们奋斗的目标一直不会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励着我们担当时代的重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的初阳正在冉冉升起,我们相信,祖国未来奋进的道路一定会充满着明媚的希望! 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文化知,立志报效祖国,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要学习共产党人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塑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让祖国的未来更加辉煌、更加的灿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江佳虹发布于:2021-08-19 20:43:52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李甜发布于:2021-08-19 23:50:17

《红色家书》读后感

革命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民族的脊梁。他们的死,重于泰山。先烈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他们的血性和坚韧,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守护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我选择红色家书作为我红色阅读经典的原因。

该书收录多位革命烈士的家书,其中包括平常家信、狱中信函、遗书等。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革命烈士在当年是怎样的信念,阅读这些书信彷佛经历一场革命的洗礼。

尤其是徐包野烈士的遗言,让我深受感动。其中你我失去一人之生命,或许可以将新中国的诞生提前一个小时;万千同仁牺牲生命,则理想之国近在咫尺。”1935年春天,许包野因叛徒出卖在南京英勇就义,年仅35岁。我重读烈士的遗言,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他早年留学欧洲,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白色恐怖中坚持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在长期与家人分别的过程中,许包野鸿雁传书,倾诉衷肠。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的英烈们,哪个不是血肉之躯,谁人没有父母亲友?一封封红色家书里,自然流淌出的最是平实、感人。这种,首先是朴实无华的亲情、心心相映的爱情、相互砥砺的友情;这种,也是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一腔爱国志、拳拳报国情;这种,更是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绝不背叛信仰的凛然大义、一片赤诚。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成为我们今天重温红色记忆、记取不变初心的一个重要线索。

读其字、知其事,感其情、念其人。英烈们留下的红色家书,是中国革命史中特别令人荡气回肠的重要篇章,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中值得用心诵读和感悟的生动教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重新捧读红色家书,就是要让目光穿越百年赶考的艰辛历程,知所从来、明其将往;就是要让内心在感悟先辈的接续奋斗、奋斗牺牲中接受洗礼,坚定初心、勇毅前行;就是要让灵魂在重温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中自我净化,拒腐防变、永葆活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林汶清发布于:2021-08-20 22:10:15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不懈奋斗争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复兴,这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我们必须始终牢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近百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回首过去,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摆脱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境地,让人民彻底的告别了“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的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国家发展进步奠定基础,让人民翻身做主人;改革开放的推进,以40多年的时间,让中国跨越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国家实现“弯道超车”,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在人类历史上也不多见。事实无可辩驳,证明了正是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才不断抵达新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为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就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唯物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就要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虚无主义,真正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捍卫好党的百年历史。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我们定能奋力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梁浩明发布于:2021-08-21 14:41:58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韦嘉琪发布于:2021-08-21 15:55:44
《苦难辉煌》观后感 “历史不论多么精彩纷呈、多么惊心动魄,当活动于其中的那些鲜活的生命逐渐消失之后,也就逐渐变成了书架上一排又一排积满灰尘的故纸”。翻开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开篇这一段文字,映入眼帘,刻在心里。全文从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对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弘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向我们描绘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艰难险阻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 “中国革命从来不是一场被看好的革命,中国共产党也从来不是一个被看好的政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从来不是一条两边鲜花盛开、中间铺上红地毯的道路。过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后恐怕也是如此。”书中前言里的一段话,也令人印象深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在当时仅有13名代表50多名党员的小小政党,能在白色恐怖、生死一线之际坚贞不屈、不忘初心,能在崇山峻岭、雪山草地之间翻越跋涉、不畏艰辛,能背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最终赢得中国的光明未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奋力拼搏,圆满战胜了前进道路上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书中这样写道:“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如此众多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奋斗者。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只为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领导人民改天换地,到领航中国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充分表明,党的领导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什么力量强加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回望来路,苦难铸就辉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沐浴在和平宁静的阳光下、沉浸在幸福安康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怀着感恩之心,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满是鲜血的躯体,不能忘记前人用生命捍卫的理想,不能忘记历史赋予我们的新时代的使命,更不能忘记近代史上那百年屈辱!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手里,我们每个人都应怀揣着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践行着自己应肩负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而不懈努力、顽强拼搏! 掩卷深思,我深深地感受到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是多么的不易,又是多么的伟大,它在地狱之火中熔炼自己,涅槃重生!是中国共产党人让中华民族这只火中的凤凰,从苦难走向了辉煌,我们享受前人的丰硕成果,沐浴在时代的幸福之中,更应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激扬“爱国之情”、立牢“报国之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李洁虹发布于:2021-08-22 20:36:49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

“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天,我读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其中红军长征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国民党蒋介石仍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不顾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进犯华北的事实,为彻底消灭中国工农红军,调动了100万大军进攻红军根据地,但是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抛弃“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积极防御战略,与敌人拼消耗,使红军遭受惨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党中央决定,红军撤出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长征是个奇迹。红军穿越草地的途中,很多战士陷入泥潭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一个战士知道自己上不来了,就摘下背上的枪,用力扔给战友,这是一种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了,只得把牛皮带、枪皮带、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着吃。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纵横十四个省,跨越了万水千山,最后胜利会师陕甘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这是一次难忘的战斗,更是一次胜利的战斗——红军了不起!

我读了以后,非常钦佩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想想红军战士远征,让我想到那时候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每天吃的都是野菜和草根,上面只撒了一层薄薄的麦粉。现在再想想我们,天天不愁穿,也不愁吃,我们不能在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如果没有长征取得的胜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这一代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以红军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强、自立,创造21世纪自强、自立,创造21世纪的伟业,这是要做到的,也是能做到!当然,这很困难,因为这需要顽强的拼捕精神。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张琳晗发布于:2021-08-23 16:57:06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林舒淇发布于:2021-08-23 17:22:54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理工学院-庄其慰发布于:2021-08-24 07:31:40
《保卫延安》读后感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出于对祖国的感激和自豪,我想多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当年的辉煌事迹,于是我去阅读了《保卫延安》这本书,让我大为震惊。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很受鼓舞,受到了非常深刻的感化和教育。书中主要描写的是当时中国军队在山西的部队奉命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战争的胜利也就意味着收复革命圣地延安、解放大西北的胜利。这本书的语言不仅贴近生活,而且描写的很细腻,让我感觉这些战斗的场面就在我眼前,非常的真实。而描写战斗场面的内容也是十分震撼人心的,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战争的残酷激烈。每一次战争都会有无数的战士牺牲,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么值得珍惜。 书中的人物也刻画的栩栩如生,每一个都深入人心。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为了掩护我军而跳下绝崖深沟的李振德老汉,他让我明白了,真正的革命没有年龄的界限,不管是谁,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为革命付出。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周大勇,他的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勇敢正义,有着大无畏的精神。他的精神也是无数革命战士所拥有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令人敬佩的革命精神。 这本书描画出了一幅真正感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如何战胜了敌人的生动的历史中的一页。 这本书令我的感触很深,让我知道了中华人民的强大,他们机智,勇敢,和敌人斗智斗勇,用以少胜多的方式巧妙的保护了延安,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好好读书,在珍惜现在的生活的同时还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馈社会,奉献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我想说,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应该多去缅怀一下烈士,现在的社会,每年的旅游景点都人山人海,唯独烈士陵园空空如也,我们应该多去看看,多去缅怀一下,让他们永远记在我们心中。 时代在召唤,我们要勇于肩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谭雪莹发布于:2021-08-24 23:46:16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邓倩芳发布于:2021-08-25 13:55:34
读《林海雪原》有感 怀着—股澎湃的屏蔽资料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望着“林海雪原”四个字,似乎是由火热的血所凝成的,衬着封面上的皑皑白雪,显得更加地艳,更加红了。在那上方,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亲切和蔼的解放军战士,为着自我的理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屏蔽资料事业,在深山老林中奋斗的身影。此时的雪似乎已同他们的笑容与灵魂,融为圣洁的一体。 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对自我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应对自我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绝顶》中的肖顿河,都为着自我心爱的理想而前进,虽然他们最终都失败了,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击倒的。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因为只有懦夫,才会耻笑勇者,更因为他们毫不明白倾尽自我一生去追求的感觉,也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没有这种理想。*也说过:“必须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便对自我的前途自我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许,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若没有理想,莱特兄弟不会发明飞机,圆了人类飞向蓝天的梦;若没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养殖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多粮少的难题;若没有理想,又哪来中国几千年的悠远文化;若没有理想,中国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夺回自我的领土……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时为了它,历经几多沧桑几多岁月。中国的2008申奥,世界梦想和平,祈求人性的完美,“众里寻她千百度”,圆了与未圆,又有什么区别,总有下一代继续追寻。 读《林海雪原》经常会感觉到一个词的含义,那便是“群众”。文中的人物,如少剑波杨子荣等,张口闭口不离群众,可谓已经深入骨髓,同自我的生命融为—体了,风里来,雪里去,是记忆拼搏下的一点一滴。“群众”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群众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位,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特性。 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群众而死,必是重于泰山,小高波正是为着这座泰山而永生。生与死,千百年来有人歌颂有人笑,更有人长叹一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差,便是有气与无气。有人死得气壮山河,那种人,以着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骂,万人践踏,那种人,为求一丝生机拼命乞怜,却终为土灰。不必太看重生死,该来的时候会来,该去的时候会去,无愧于自我的生命,更无愧于自我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想法或一个将来的结果。关天培身上的刀疤,黄继光胸膛的枪洞,都一次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林海雪原》中,讲述的不仅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分人性的美,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化为一片蓝天。尽管有时,乌云阻挡了阳光,但在一阵甘霖的挥洒后,清流依旧,白鸽挂着风铃远翔,叶更绿,天更蓝,阳光在露珠上闪烁。世界的循环不停,美不停。依稀间,昨日也是这天的导航。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李冰妍发布于:2021-08-25 16:29:25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徐伟文发布于:2021-08-25 18:38:53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林婉诗发布于:2021-08-25 21:11:35
《红日》读后感 《红日》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它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一首气壮山河的生命赞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的经典战役,它是中国军事文学创作重要里程碑。 《红日》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朴实的人民群众,英雄的慷慨激昂。解放军在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下,扛着小米加*,吃着窝窝头,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生死搏斗,最终战胜了凶残的国民党王牌74师。有很多很多的英雄,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胜利!他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说实话,共产党什么也没有,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比什么都来的强,有意义。   这本书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身临其境,有种战火纷飞的感觉,在这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华大地上有多少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现在这美好和平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为祖国明天建设的更好做出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林婉诗发布于:2021-08-25 21:17:25
《红日》读后感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它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一首气壮山河的生命赞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的经典战役,它是中国军事文学创作重要里程碑。 《红日》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朴实的人民群众,英雄的慷慨激昂。解放军在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下,扛着小米加*,吃着窝窝头,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生死搏斗,最终战胜了凶残的国民党王牌74师。有很多很多的英雄,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胜利!他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其实看着这部小说,我的心也在随之情节浮动,再仔细想想,这么一个既有装备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且军队指挥官的学历普遍高于解放军,为什么会遭到如此迅速而又彻底的失败?我认为他们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得人心。俗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选择跟人民对着干,最终只会被人民所淹没、唾弃。的失败,就是败在他们的上,无论他们的装备,靠山是多么强大,被小米加*的解放军给掀翻了,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说实话,共产党什么也没有,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比什么都来的强,有意义。   这本书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身临其境,有种战火纷飞的感觉,在这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华大地上有多少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现在这美好和平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陈梓烁发布于:2021-08-26 14:14:35
*扶贫故事读后感 《*扶贫故事》娓娓讲述了*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带领困难群众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生动记录了*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驰而不息推进脱贫攻坚的精彩瞬间,展现了*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恰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阅读本书,内心激荡。四十多年来,*总书记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贫困群众,始终把扶贫使命扛在肩上。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时,习总书记就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向着“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的朴素目标努力工作。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时,习总书记骑着自行车,蹚过滹沱河,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探索农村改革脱贫路。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习总书记也是几乎走遍所有的乡镇,不断探索“弱鸟先飞”的路子。到了福建省里工作的时候,他盯住对口帮扶,推动“闽宁协作”,在宁夏大地结出丰硕成果。……这本书用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总书记四十多年来的扶贫岁月,令人动容。作为泱泱大国的主席,*同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追求和作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所有革命和建设,都是为了人民。中国的精准脱贫工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总书记高瞻远瞩,躬亲力行,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他们耕耘在古老又充满生机的神州大地上,建设出无数个令世界惊叹、为国人自豪的中国奇迹。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让我辈握过时代的接力棒,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谭湖龙发布于:2021-08-27 21:04:20
《母亲》读后感——读完高尔基的《母亲》,按理说写出的读后感应该是关于赞美母亲的,可我却不想写那些,当然,母爱是值得永久歌颂的,知识在没有领会其真谛,没有触机灵魂的.情况下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肤浅的,和那些无病呻吟的文章一样令人提不起兴趣。   读完母亲。确实在一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母亲——作为生活在当时俄国黑暗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代表,从一个没有灵魂的麻木的人,一跃而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为推翻沙皇统治而站在第一线的人。母亲身上,所发生得重大变化,让我们震撼,尤其是母亲不识字,却比那些识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国的未来。这些与她的儿子帕沙卡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她的儿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不断对他的母亲灌输革命的真理,将母亲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与母亲本身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她对儿子的理解,对儿子所从事事业的信任,没有对儿子的自豪,对儿子深深的爱,也不会使她在儿子被捕后,下定决心走儿子的路,从而真正成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大造新时代的人。这里我们谈到了理解,这不仅让我想到一句话:理解万岁。确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无价的,理解可以创造奇迹,就像理解可以将帕沙卡和她的母亲,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信任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待于理解来解决,代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试想,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又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有时候我感觉父母不理解我,当然,为题是出在双方。父母当总是让我一个劲的学习,殊不知,为了责任而学习是很累人的。   书中的革命者为了信仰,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而奋不顾身。其突出代表就是母亲的儿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们有着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农民宣传革命知识,剖析他们受苦受累而没有得到回报的原因,他们不惧资产阶级及其他们的走狗们,把坐牢当作工作之余的休息,出狱后依旧投身革命事业。这是多么让人敬重!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同样的故事也在我们这片热土上发生过,那些革命的烈士,将长眠在共和国的怀抱之中。这里提到了信仰,在革命时期,信仰高于一切,有着执著信仰的人会为它而抛弃生命。那些舍生取义的事迹一直被人们坐传倡,慢慢的好像已经成为了传说,我曾经怀疑,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现代社会,还会不会又为了信仰而献身的人,还有没有那份勇气,坦然地面对死亡,正气浩然。   在那时,信仰是人们前进的动力,这不仅让我思索,伟人为了信仰而不断奋斗终究成为了伟人,而在当代,如何确立自己的信仰呢?我小时候想当五星上将,现在想来却也可笑,一没有军事才能,二没有军事胆识,三没有军事机遇,谈何成为将军?小时候想当将军想必那是战争片子看多了,盲目崇拜上面的将军罢了。说实话,从那时起就有点迷茫,在各方面的呼吁下努力学习,却终究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理想,总是过一天算一天,完成当前的任务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总是安慰自己,总之以后能报效祖国,名垂青史就是了,这就算我笼统的人生理想吧!在前面我提到,由于害怕写得太庸俗,所以不打算写母爱的内容,可是当我写到这儿才发现,这本书中未提一个“爱”字,却无处不洋溢着母亲对帕沙卡的爱。从母亲对帕沙卡反常举动的担心,到得知他从事失业后的提心吊胆;对儿子的支持,到以儿子为自豪,直至投身革命事业,一个母亲年迈而执著的爱心,又对儿子的爱上升到了对全世界为真理而奋斗的无产革命者的爱,这是历史的跨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李彤发布于:2021-08-28 11:15:45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郭锦美发布于:2021-08-28 20:12:11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黄俊江发布于:2021-08-29 13:20:53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方琼婷发布于:2021-08-29 16:09:10
《革命者》观后感 李大钊,这个名字对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党的创始人之一、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今天我们陪着张好家读了一本《李大钊的故事》,给我们很深的教育启发,激励了我们树立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崇高目标。 为了寻找救国之路,他孤身前往日本留学,结识了章士钊、吴弱男等革命朋友,寻找救国之路,献出了他38岁的伟大生命。六年后,为了给李大钊烈士的葬墓,鲁迅、李田光等一百多个知名人士捐款在墓前立起墓碑,人民永远记着――这就是革命史上的丰碑。 我们在这幸福的今天,不愁吃穿,但是我们中间能有多少像李大钊烈士那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奋发图强。不应该浪费光阴。在我们身边,爱国也许不需要像李大钊烈士那样奉献一生,但我们勤奋学习,报效国家也是爱国行为呀。我们身边像这样的烈士很多,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他(她)们的名字,也许没有多少人了解他(她)们的历史,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活在我们的烈士丰碑上。爱国有很多表现方式,我们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就是爱国。长大了,奉献我们的成绩,报效祖国也是爱国。也许你默默无闻,也许你没有什么功绩让人纪念,但是从现在开始,勤奋学习,奋发向上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敬仰的爱国之士。故事里,李大钊烈士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与热诚待人的优秀品德深深地感触着我们,是我们宝贵的精神粮食,他自幼父母双亡,在爷爷的抚养下成长,然而他并没有放纵自己,依然刻苦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就会认字写字了,而且学习非常认真,只要读起书来,最喜欢和他玩的猫也养成了即刻远离他的习惯,甚至有时连打架的麻雀坠落到窗前都没有发现。读到这里,我们教育张好家学习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最后是一种嗜好。俗话说,破万卷书,行千里路。只有书读的多了,且认真读了,方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人生观与远大的人生抱负,才能为自己将来多彩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他大学时代“豪杰之士,肝胆照人”的高贵品质上。他待人热忱、不分贵贱,一年冬天他刚从报社领回一笔稿费以解夫人家用之急,不想路遇一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老人街中行乞,便不假思索的将所有稿费交给了老人,当时他只想到;老人再不吃点东西,很快就会死的。种种这些事,映射了他舍己为人,值得信赖的忠贞气节,为他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五四”运动,参加创立中国共产党等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虽不能像他那样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伟人,但我们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方琼婷发布于:2021-08-29 16:10:13
《革命家》读后感 李大钊,这个名字对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党的创始人之一、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今天我们陪着张好家读了一本《李大钊的故事》,给我们很深的教育启发,激励了我们树立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崇高目标。 为了寻找救国之路,他孤身前往日本留学,结识了章士钊、吴弱男等革命朋友,寻找救国之路,献出了他38岁的伟大生命。六年后,为了给李大钊烈士的葬墓,鲁迅、李田光等一百多个知名人士捐款在墓前立起墓碑,人民永远记着――这就是革命史上的丰碑。 我们在这幸福的今天,不愁吃穿,但是我们中间能有多少像李大钊烈士那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奋发图强。不应该浪费光阴。在我们身边,爱国也许不需要像李大钊烈士那样奉献一生,但我们勤奋学习,报效国家也是爱国行为呀。我们身边像这样的烈士很多,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他(她)们的名字,也许没有多少人了解他(她)们的历史,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活在我们的烈士丰碑上。爱国有很多表现方式,我们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就是爱国。长大了,奉献我们的成绩,报效祖国也是爱国。也许你默默无闻,也许你没有什么功绩让人纪念,但是从现在开始,勤奋学习,奋发向上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敬仰的爱国之士。故事里,李大钊烈士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与热诚待人的优秀品德深深地感触着我们,是我们宝贵的精神粮食,他自幼父母双亡,在爷爷的抚养下成长,然而他并没有放纵自己,依然刻苦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就会认字写字了,而且学习非常认真,只要读起书来,最喜欢和他玩的猫也养成了即刻远离他的习惯,甚至有时连打架的麻雀坠落到窗前都没有发现。读到这里,我们教育张好家学习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最后是一种嗜好。俗话说,破万卷书,行千里路。只有书读的多了,且认真读了,方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人生观与远大的人生抱负,才能为自己将来多彩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他大学时代“豪杰之士,肝胆照人”的高贵品质上。他待人热忱、不分贵贱,一年冬天他刚从报社领回一笔稿费以解夫人家用之急,不想路遇一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老人街中行乞,便不假思索的将所有稿费交给了老人,当时他只想到;老人再不吃点东西,很快就会死的。种种这些事,映射了他舍己为人,值得信赖的忠贞气节,为他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五四”运动,参加创立中国共产党等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虽不能像他那样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伟人,但我们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邹海盈发布于:2021-08-29 22:08:49

《红色家书》读后感

一封封感人肺腑的书信,一段段刻苦铭心的的文字,是前辈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后人的教导,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的感受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的年代,亲人的感情只能依靠书信来交流。可见,在那个布满硝烟的年代,一封家书有多么珍贵。

人们都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但其实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有亲朋好友,他们一旦参加革命工作成为革命者后,就不能在家尽孝了。一打个十几年的仗,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别离了,可他们最终还是舍小家为大家。

感恩铭记,不忘初心。先烈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人们不在水深火热中,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把宝贵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把满腔热血洒遍中华大地。“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这是王孝锡英勇就义前写给父母的遗书,时年25岁,他的一生短暂而轰烈,作为有一名大学生,他这种公而忘私,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我们应该深切的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在黄埔军校参观的时候就看到了赵一曼同志写给三岁嗷嗷待哺的儿子。“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殷殷嘱托,字字锥心,句句刻骨。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一位英勇的战士,这封家书是满满的寄托,是一位母亲的希望。

革命先烈们视死如归的情怀令我的内心肃然起敬。从家书中一句句肺腑之言,忠诚之志里,我感受到了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坚持和贯彻的崇高理念和目标,也对我们所要走的道路有了更深的认识。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一封封红色家书,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唯有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优的作风,更好的行为来约束自己。然后创造更美好的家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曾碧怡发布于:2021-08-30 02:04:34
《走向乡村振兴》读后感 《走向乡村振兴》是一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宏甲。 该书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8年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 这是一部“用脚写出来的”乡村调研报告,重点记述了若干特困地区和先进市、县、乡、村在脱贫攻坚中衔接乡村振兴的典型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乡村振兴24字方针的具体内容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乡村振兴24字方针的具体内容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3、乡村振兴24字方针的具体内容三: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乡村振兴。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姚心梅发布于:2021-08-30 14:49:38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