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内的汽车文化?怎样才能做好汽车文化?

用户头像
来自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牛润娜发布于:2019-05-23 20:07:15
汽车文化这个事儿,纯靠民间热情就想达到一定高度,在中国这个国家,不可能。所以,政策支持才是基础,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无老车,不文化。中国想要汽车文化,必先要有老车文化;想要有老车文化,必要让老车平权。 老车平权。平什么权,主要是两个权:拥有权和路权。想发展汽车文化,不能没有经典的老车,哪怕一辆车不够经典,只要它够老,车况够优秀,就足以被一群人追捧膜拜。而想在中国拥有一辆够老,车况够好的老车(都先不说是不是经典),何其困难。 先说国产老车。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民用汽车工业,起步明显偏后、发展历程坎坷、优秀成果稀少(都是相对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而言),加之种种历史原因,能留存至今的手续齐全、历史清白、所有权明晰,又最终流落到民间藏家手中的国产老车,少之又少。提起国产经典老车,红旗肯定是谁也绕不开的一个品牌,国内也有一批老红旗的拥趸,那真的是一批爱车之深,需另我辈仰视的*(此处没有贬义)。但是因为红旗政治色彩浓厚、用途固定、产量稀少,再加上车况不稳定,导致民间有的玩、玩的起、玩的好老红旗的人,无一不为之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成本。这批老红旗里面,能跑的不少,但拥有随意上路行驶权力的车,估计数量不多。全国算下来,估计可能最多两位数(本人没有调查,此处请不要引用,同时欢迎有真实数据的人指正)。 建国之后至今的所有国产老车,中国品牌的少,合资品牌的多。但合资国产老车是不是就活的很好呢?并没有。很长一段时间内,车对中国人来说,高大上的同时,也是一件稀有的生产力工具。这就导致时至今日,*之后,留存下了一批还能跑的老车,但平均车况也惨不忍睹,加之时间太久,配件难寻,修复困难。 说过国产车,进口车难道就活的好些吗?也并没有。新中国进口汽车的历史并不短,但来源复杂,导致手续齐全、历史清白、所有权明晰的老进口车,数量同样稀少。我们就先不谈早起进口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那些车,单说改革开放之后的进口车,混乱程度难以想象。水车*占据了改开初期进口车的主要份额,这批车虽然讲可以说包罗万象,品种丰富,但因为来源非法,加之很多车来的时候就是大切、散组。这批车在当时,哪怕是刚进口进来,按现在话说就已经是大事故车了,再被高强度的用上这么多年,还没散架就够烧三炉高香了。与此同时,正规进口车也没有活的好到哪里去。当时中国的进口车,除了正规的进口商合法进口之外,还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债务抵偿和以物易物。有些车进口就是一锤子*,进车不进件,管卖不管修。开到现在,连拆车件都不好找,只能去淘洋垃圾,何谈维持完整车况? 但哪怕车源如此稀少,车况如此惨烈,也挡不住一批爱车爱到深处的中国老车爱好者们倾尽所有去寻找、保护、修复、和保存这些历史的遗迹。但挡在中国老车爱好者面前的,则是一堵政策的喜马拉雅山。在中国,拥有一辆老车已是奢望,还想要这辆车手续齐全,简直难如登天。众所周知,全国众多大中城市,以排放不合格为理由,大批量、强制性的逼迫车主淘汰老车。好一些的,还给车主一点时间,美其名曰分期分批,帮助车主去旧换新。差一点的,就直接一刀切了。但深究法律条文,这其实是对车主对车辆拥有权的粗暴践踏。 在拥有困难的同时,使用就更成为一种奢侈的要求。在中国,新车老车的路权是不平等的。老车不得驶入城区(有的分时,有的分区,各地不一样),一年一检,甚至半年一检,如果不幸连续几次不合格,对不起,三月一检。 综上所述,在拥有困难,使用更难的情况下,中国老车文化,生存堪忧。因为无老车,不文化。所以,中国汽车文化,生存堪忧。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韩玉科发布于:2019-05-23 20:32:45
国情不同,理解不同
用户头像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牛润娜 2019-05-24 08:36:38

好的 老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