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日记
这是我们小组实践的第一天,九点半左右小组成员经历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顺利抵达了杭州伞博物馆,开始了对传统手工艺伞的探索。
简简单单的小伞,在不同地区制造工艺和样式却各有不同。湖南益阳伞做工精细,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有“湘潭木履益阳伞、沅江女子过得练”的说法。当代的益阳伞具有伞型轻巧、色泽鲜艳,透明结实。美观耐用等特点,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川泸州的油纸伞以生产大红伞为特色,制作从刚竹到描绘图案共20多道工序,均采用手工操作。由于严格保持传晚工艺,泸州油纸伞成为这一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94年四川泸州油纸伞的6位民间艺人用朗棕老松为牵托,3纯棚竹子为拿骨1800张度纸为全面,经过而多道工序,历时4个多月制成一把直径12米真升安重达半乾的巨型纸牵被营为“中国伞王“。福建福州的油纸伞双喜牌油纸伞在各类伞中,也极为突出。据报道,有专业检测发现,杨常利出产的“双喜牌”纸伞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不脱骨、纸不烂。
各地各具特色的油纸伞,让我们大饱眼福。精细的制作工业,精美的绘制,都让小组成员们叹为观止。
7月15日经济管理学院传统文化实践团六团七队报送信息
通讯员王陈洁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