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的1/4。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推动了柳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除了经济增长,还有严重的环境污染。
1985-1995年,柳州市酸雨污染严重,酸雨频率最高时曾达98.5%,有“十雨九酸”之说,被列为全国四大酸雨城市之一,贴上了“酸雨之都”的标签。严重的酸雨,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恶梦般的印象。下雨天的时候如果把自行车放在外面,车就会很快生锈。安装的铸铁防盗网,很快也会生锈,每六个月就要使用油漆来进行护理,使用全钢铁建造而成的铁路大桥更是深受其害,在酸雨很严重的时候,要非常频繁的进行防腐处理。一旦大桥因腐蚀而瘫痪,将会影响铁路交通。
痛定思痛,执政者下决心彻底改善柳州环境。从2008年开始,柳州市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兑现“予民碧水蓝天”承诺;同时,全面实行“二次创业”,实现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目标。从2005年到2012年,柳州市先后投入上百亿元巨资,全方位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 2007年上半年,柳州市二氧化硫污染比2006年同期减少了43.8%,城市空气优良率达到了100%。柳江河饮用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质标准要求,在全区水体水质评价中被评第一。2011年柳州荣获中国城市美丽度排行榜第九名,2014年8月,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2014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柳州打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以85.09的分荣登第六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工业城市。碧水蓝天成柳州的新名片。 从昔日的“酸雨之都”,到如今的“森林城市”,工业与生态和谐发展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柳州逐步成为现实。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