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谢家祠堂被布置成庄严的会堂,劳苦大众和红军代表步入其中,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与谢家祠堂一河之隔的洋溪村,年过九旬的钟香娣说,苏区百姓亲切地把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在当地方言中,“埃”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意为“我们的政府”。
昔日的家族祠堂成为人民殿堂。
中央苏区史专家、江西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级调研员胡日旺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揭示——人民,是这个红色政权真正的主人。
让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之奋斗的目标。90年后,走进谢家祠堂,人们依然能直观感受到这一政权的人民本色。
劳动人民委员部、土地人民委员部、教育人民委员部……在500余平方米的祠堂内,一个个冠以“人民”称号的“部委”,分处在木板隔成的小间内。
“人民地位之高亘古未有。”“一苏大”旧址讲解员邓张珊对游客说。
人民的江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政府”的名和实,从此一脉相承。
人民民主,在这里播下种子
凌晨四点,陈隆梅就起床了,骑着环卫车上街开始一天的清扫。
她是江西赣州一家环卫公司清扫班班长,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两会期间,她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
瑞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源地,人民从这里开始登上国家议政殿堂。
90年前,各地610名代表齐聚瑞金,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这个新生红色政权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三次民主选举,许多地方参加选举的人占选民总人数的80%以上。
千百年来,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从未发生这样的变化。
从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人民代表大会、从“人民民主”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参天大树。
人民民主,既实现于登上国家议政殿堂参政议政,也体现为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距叶坪“一苏大”旧址不远处,叶坪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分外热闹。
“村里遭遇旱情,希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圩日期间,摊点、车辆乱摆乱停,影响出行安全。”……每月7日,是叶坪镇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镇人大代表沈建华耐心倾听、仔细记录,努力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应。
从乡村民情,到国家大政,都体现着人民民主。
为民谋福,见证不变的初心使命
一边是土木结构的革命旧址,很多陈设依然保留着当年模样;一边是一排排靓丽的两三层小楼,与桂花树、樟树等相互掩映……
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和叶坪新村相距几百米,时间跨越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