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附件从内容建设中分析融媒体发展之路
邓贺
一、总体介绍:内容建设特点及系统建设
本调研以易班平台为主,其他平台为客的角度分析,并主要以学生工作站角度考虑,仅个人意见。
在总部的基本定义里,易班本身是做网络思政,基于学生”不乐于”接受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各个高校都会做一些活动和项目让易班走进在校生的生活,自易班在全国个高校中陆陆续续实现共建,因为各省厅、各高校的校园实际情况的不同而选择的校园角色大同小异,正是因为存在“小异”,才使得部分高校在共建环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校易班建设的方向大致分为系统建设和内容建设。系统建设将学校的学工、教务、后勤等网络系统接入易班开放平台,用系统使用户提高产品使用的粘性;而内容建设则是利用好学校资源、通过现有产品实现在校的项目、活动开展。两种模式相依相扣且各具发展特色。
二、内容建设为主的学校的特色分析
1、内容建设的主要难点
(1)对项目产品的要求更高:在普通同学眼中,易班就是一个没有用的APP,客户端在网络的评价也是极低的,所以学生带着抵触的心理,自然会排斥有关易班的相关内容,所以往往我们会听到“易班又要求我们怎么怎么样了”。这对运营来说是一个挑战,要发展就会有校方强制,想让人接受,就要有学生能欣然接受的活动项目,让学生放下排斥心理去接受易班平台,就必须要做出创新性高的、符合大学生心理朝向的品牌项目。
(2)开展项目活动缺少资源:这主要变现在缺钱、缺硬件、缺人才三个方面,易班大多隶属于学工处,而学工处原本就是针对校内学生事务处理,资源和项目经费本身有限,且很难和其他科室实现资源共用,会导致大部分工作站哭穷,再则,目前仅仅只有少部分高校中用网络运营专业,工作站的人似流水一般走过,有用的人留不住或留不久,导致缺人才。
(3)形成品牌难扩大影响难:学生会在伴随每一个高校的成长,以内容建设为主的易班难免会和原有的学校其他组织形成“抢市场”的局面,不仅仅是在抢,还有新媒体工作室、自律会、广播电台等等诸多的组织一起抢。本身较小的优势和激烈的竞争,会让运营的活动项目难以扩大影响,而在缺各种资源的情况下又难将活动项目进行较好的包装和宣传,使得做出来的东西难以形成品牌。
(4)难展现出“平台”的作用:就我的理解而言,易班始终是一个网络平台,作用是网络思政、用户群是在校大学生;它和现今的微信有本质上的相同点,往往建设内容的学校很难让用户理解我们的平台作用,举个例子:辅导员在易班上面发布了一个竞选三好学生的投票轻应用,让大家积极投票,这时候就有人说“易班又让我们投票了”。实际上辅导员如果利用易班组织这样的活动,对建设非常有用,但是学生实在难理解我们的平台作用。
2、举例分析
以泉州师范学院易班建设为例,该校提倡学生服务为主的易班发展,结合QQ空间、微信、微博平台实现融合,个人认为比较成功的是QQ空间的运营,“泉师大杂烩”是全权由易班工作站建立和运营的QQ认证空间,而且专门设立了空间运营的部门,主要针对校园的大杂烩进行分享和推广,为学生推送有效的及时的咨询,这里我校的运营就有所不同,并且效果也不好,我校的QQ空间已经被大量的“易班主办”霸屏,并没有对服务师生起到足够的作用。
3、如何融合其他媒体
(1)要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学生组织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有限,合理分享和借用他人的资源能更有效的取得进步,全媒体之间也是一样,不同的人媒体功能和范围不同,包括流量也不同,分享自身拥有的流量和产品功能,才是实现媒体融合的基础。
(2)找准多个媒体的定位:譬如易班定位是大学生综合的网络社区、抖音发展的只有短视频业务、微信公众号适合精准推送文章,QQ空间推送比较比较广泛但是只能是简短的消息。要根据媒体的特色找准定位,实现融合。
(3)多方式的融合和合作:新媒体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资源和流量,如何利用有效的资源和流量去产生更大的影响是最大难点。多种方式和不同媒体合作,有效的去开发这些合作媒体和组织,能有效地将不同组织和媒体的资源与流量结合起来,就譬如品牌联名款,能同时吸引两个品牌的人流量。我校组织的与大学别闹的合作,我方作为该品牌的联合出品方,享有共同*内容,和视频使用权,既能扩大该项目的知名度,也能完善内容建设中的视频文化。
三、针对我校媒体融合发展的建议
1、找准定位,督促学生工作的目的:服务用户,服务学生。
2、要始终以开创创新实用性应用为主:如未实现的新生军训服装尺码收集、校运会加油稿收集(轻应用)、校运会上墙加油轻应用、公共课优课视频。
3、逐步发展,结合校内大多数的组织媒体,不同方式的融合:原有应用主管职位的补充,将该职能深入到各个学院工作站,更有效地开发合作伙伴,如大学别闹、*影城的合作。
校易班学生工作站 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