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健康帮扶政策基本稳定,让张文华这样的家庭面对困难时有希望、有底气,脱贫摘帽后,当地也在持续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
“县里就能治好病,谁愿意跑到省里?”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施玲认为,除了延续之前的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健康帮扶政策,减轻病人住院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还要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解决农村群众就近就医问题。“通过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多种联动方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治好病。”施玲说。
从长远来看,提高脱贫地区群众健康水平,还得推动预防关口前移。在云县,2014年就启动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2019年起,开始探索医保资金总额打包支付,倒逼医院从“做大收入”转向“合理控费”。“改革后,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更加重视预防和康复,不但通过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向群众宣传健康生活习惯等方式来‘防未病’,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康复治疗管理体系,不仅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医院和社会负担也减轻了。”施玲说。
在石楼县,越来越多像陈计元这样的老人,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王瑞平介绍,从2018年开始,当地先后投入250万元,对农村闲置的场所进行改造,增加了*室、休息室、餐厅等设施,建设“半托管”式的日间照料中心近50所,实现了全县*以上村全覆盖。“未来还要持续提升村级公共便民服务能力,打造更加完备的综合服务设施。”
“继续加强脱贫地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志杰认为,不同地区的基础不同,要注重分类施策、抓住关键环节。“比如,要逐步健全村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等运营的长效机制;要建设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整村推进、整村打造、整村配套,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