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复《浮生六记》,缘起于喜爱它的名字。复闻有“闺房记乐”一章,又知是述伉俪情深,便一发不可收通读全文。读时泪眼朦胧,无语凝噎。感时伤怀,欲记之所闻所感,所感之处不免一些个人拙见,不到之处还请读者见谅,积极指出。
作者的名字我好像是在以前听说过,应该是清代的文学家,至于有过什么文章,我则不得而知。原来是在哪里听说到这本书的名字,想来应该很适合我的口味。再而得知主要是记录闺中生活的,则更加喜爱了。前面三章是看的原文,后面则是看的最近关注的作家张佳玮的译文。
“闺房记乐”是这本书我最为喜爱的一章,讲述了沈复从“若为儿则妇,非淑姊不娶”到新婚之乐再到相敬如宾。古人在婚嫁上一直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一般情有所钟、芳心暗许的善男信女们都与父母各尽其说,希望能与心仪之人结为夫妻,也都是小时候从电视上得来的印象。虚幻的印象虽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然而也不相信印象可以当做结论。所以只有读到真人真事的时候才愿意去相信,原来婚嫁上还有这般有意思的。沈复的妻子,姓陈名芸,字淑珍,是舅舅家亲戚的女儿,因为小时候走亲戚,得以相识。陈芸小时便对《琵琶行》过目成诵,可怜她家境贫寒,在家里做女红供弟弟上学识字,沈复见她才思隽秀,怕她福泽不深,到娶妻年纪时便去求母亲:“ 若为儿则妇,非淑姊不娶 ”。藏粥的故事感觉很暖心也很生动,可能是每个女孩子小时候都有过的体贴和羞涩。到后来相濡以沫吃粥的时候,说可以写一篇“吃粥记”了。我不禁感叹,两人在一起久了,有些故事也变成了两人之间的“典故”了。“闺房记乐”中淑珍缄默、温婉,沈复也是大暖男一个,淑珍怕婆婆说自己性子懒,每天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沈复理解她并陪她一起早起。吃腐乳的故事也颇有生活情趣,我在公交车上看的不禁笑出了声,大暖男可爱至极呀!新婚夫妇纳凉玩月、品香赏菊。说到芸喜欢茉莉,说佛手乃香中君子,而茉莉为香中小人,独爱茉莉为之何,不过是个人喜爱罢了。讨论到到杜甫和李白的诗时,“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可能是因为早些时候两人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领悟,所以奠定了后来沈复到各省游历时也有其独特的喜爱和见解吧。芸也是个痴情之人,和关系和好的王二姑之间相谈甚欢,有时玩笑过分,大暖男还时而劝阻,后与憨园结拜为姐妹,关系甚好,憨薄情拜金,芸伤感病发。
沈复也站在了一个非常客观的角度去叙述点滴事故。后在“坎坷记愁”一章写到,他在外谋职,芸娘在家中受人冷落讥讽,后又家庭变动,也感叹道“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想来真是千古至言。虽然作为女子,我也曾反感过这句“至理名言”,说到实在之处时,却也无能为力了。读这一章时,情绪不能自已。感慨芸的命薄,沈的情深。家庭变动,沈复父亲对芸娘生气,沈复想让芸娘暂回娘家,才考虑到芸娘家中已遭变故。读时心痛不已,黯然神伤,感叹古代女子的地位。后沈复陪芸娘到乡下养病,有次出门说自己骑驴去的,为了省钱实际则徒步去的,走累了晚上在寺庙里睡去,回家心切才雇了驴子回去。心疼这世间的男子……
沈复在文中奉劝世上的夫妇,固然不可彼此仇视,也不可以过于情爱深重。我没有经验,但也小有所感。我一贯羡慕情深意切的夫妇,但我深知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能追求的不一定是志趣相同,志同道合的,夫妻之间如果能相互扶持,偶尔有机会一起品香赏月,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