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恶意》有感

用户头像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郜子彧发布于:2019-04-13 11:22:07
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衬托。或者说,之所以善能使自身感动,是因为人内心本身存在着恶,如同宗教所讲的原罪。公交车没零钱的时候有人给你一个硬币你很感动,是因为你也会想到如果你在同样状况下不一定能做出同样的事。放大来看媒体常宣传的乡村教师、抗灾英雄等等,均是做了一些常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有了对比下才显得光辉,若是如洗脸刷牙般人人都做,也就不能称之为善了。 因此这本小说写了一波三折的同一个*事件,但读过之后会发现,善与恶竟也可以殊途同归。回到小说中的情景,日高本身作为一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人,还要无私的去提携自己的发小,同样想成为作家的野野口,此举称之为善再不足为过,但换来的却是野野口无尽的仇视。多数读者最后的震惊恐怕都是来源于不能理解为何如此,仅仅是一个“看你不爽”的理由么?然而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发生这些,野野口又会怎样?成为一个活在日高的光辉的阴影下的平庸的作家么? 是的,因为有光辉才有阴影。我不得不佩服东野大神的预见性,这本1996年出版的书现在看起来像一部预言,在网络时代把人的恶意暴露的淋漓尽致。譬如前段时间的马云逼捐,为何要有如此多的人去逼他捐款?他挣那么多钱,他就应该捐,如果他后来捐了,那也有我催他的功劳,你要是不捐,那就是没有公德。想想看,这不是在用恶意在与善抗衡么。 因此故事最后野野口用尽心机要杀了日高还不惜一切将他名声搞臭,是因为嫉妒,是因为偏执,也是因为善与恶的殊途同归。回想到我们自身每个人,小时候爸妈口中那个不吵不闹好好学习的别人家的孩子,上学时成绩优秀活动积极还能收获美好爱情的传说中的学霸,工作后仕途顺利家庭美满收入可观的同事,你能摸着良心说,你对这些人没有恶意么。 我想一定是有的,甚至有时候会超过伤害你的人。因此借用邓布利多的话:人们总是更容易原谅别人做错的事,却很难原谅别人做对的事。这恐怕也是东野大神想借这个极端的故事想告诉人们的。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