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心理罪》原名《画像》,讲的是一个凶手为受害者画像,方木为凶手画像,作者为我们“画像”的故事。这里的画像,不是看着你,帮你画像,也不是像《达芬奇密码》里的,一幅画里隐藏天大的秘密。这里的画像是指公安刑事侦察中的专业术语。画像者必须要有相当高的“画像”天赋,敏感、心细如发,同时又有着高智商的思维逻辑。如本书的画像者方木站城市最高的一座楼顶说出:“他不是在**那个女人,他是在**这座城市。”——这就是一种画像,他根据*心理学与死者受害方式准确推测出凶手在现实中有挫败感,需要在城市的最顶楼征服一个女人来满足自信的病态心理,又从发生现场的点点痕迹推测出凶手体形、身高、文化程度、类似经历等等。
小说中的凶手有三个词可以确切地形容他:天才、魔鬼、艺术家。同样吻合这三个词有一个比较出名的人你或许记得,那就是希特勒,一名当画家不成而成政治家的天才魔鬼艺术家。他把战争当作一门艺术。他在和他的属下在谈起闪电战中曾这样描绘:一排排战机穿过雾蒙蒙的城市,投下**后,阳光出来后尘土飞扬的城市——小说中的凶手*死亡场面给人的画面感也极具感染力,充满邪恶与艺术感,给你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能让你从心底涌起无尽的悲凉。
《心理罪》中的凶手有着希特勒的意志、执狂与神经质,他用嫉妒当动力,*死亡当艺术,他精通世界各国艺术*的典故与缘由,并乐于效仿*这种邪恶的艺术,完案后留下标记或细小物件,这标记又与各国艺术*的典故联系在一起,暗暗透露出下一个凶案的目标或*地点——这标记或细小物件是对高智商画像者方木的挑衅,让他去猜,一猜错就错过,一错过就是几条人命。小说语言简洁,情节紧凑,故事层层逼进,把《*心理学》与《*百科全书》融入其中,这将为小说添加了不可否认的底蕴与内涵,形成了典型的雷米式“心理*悬疑小说”。
也许大多读者最初和我一样有着相同的担心,《心理罪》的出版会不会引起一些有着*心理的人无意中看到这本书而效仿起本书凶手的谋杀方法,当你看过本书后发现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就如一位父亲总害怕学校里的性教育让他纯洁的女儿双眼蒙尘。我们只有懂得了解了*心理特点才能及时发现治疗,从而树立起强大的内心抵抗这种阴影。
对于网络文学的普遍杂而混乱,到处是一脚毁灭一个星球的科幻,男的种马、女的花痴的言情,血淋淋、的视觉恐怖,幼稚而又漏洞百出的推理,实在推理不出就解释为“鬼怪*”,要不就是一切皆因幻觉或过分夸大催眠作用的浪俗故事,《心理罪》对故事本身力求科学数据,以及从故事的本身过度到对*心理的关注,作者对自身所学领域的严谨态度令人尊重。
点赞 (0)
回复